【步骤1】单击主菜单中【加工】项→【毛坯】→弹出“定义毛坯”对话框,采用“参考模型”方式定义的毛坯;
【步骤2】单击主菜单中【加工】项→【补加工】→【等高线补加工】→弹出“等高线补加工”对话框;
【步骤3】设置“加工参数”;设置“切削用量”;设置“进 退刀参数”;设置“下刀方式”;设置“铣刀参数”;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拾取加工对象→右击→拾取轮廓边界→右击,生成的刀具轨迹见图9-40。单步显示刀具轨迹仿真如图9-41所示。仿真检验无误后,可保存粗/精加工轨迹。
4)、生成G代码
(1) 单击【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在弹出的“选择后置文件”对话框中给定要生成的NC代码文件名(五角星.cut)及其存储路径,按“确定”退出。
(2) 分别拾取粗加工轨迹、精加工轨迹和补加工轨迹,按右键确定,生成加工G代码。
5)、生成加工工艺清单
生成加工工艺清单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车间加工的需要,当加工程序较多时可以使加工有条理,不会产生混乱。二是方便编程者和机床操作者的交流,凭嘴讲的东西总不如纸面上的文字更清楚。三是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上的需要,加工完的工件的图形档案、G代码程序可以和加工工艺清单一起保存,一年以后如需要再加工此工件,那么可以立即取出来就可以加工,一切都是很清楚的,不需要再做重复的劳动。
(1) 选择【加工】→【工艺清单】命令,弹出选择HTML文件名对话框,选择文件存放目录后按确定。
(2) 屏幕右下边单击拾取加工轨迹,用鼠标选取,选中全部刀具轨迹,单击右键,单击生成工艺清单。
(3) 加工工艺清单可以用IE浏览器来看,也可以用Word来看并且可以用Word来进行修改和添加。
至此五角星的造型、生成加工轨迹、加工轨迹仿真检查、生成G代码程序,生成加工工艺单的工作已经全部做完,可以把加工工艺单和G代码程序通过工厂的局域网送到车间去了。
3、五角星知识加工
知识加工是用于记录用户已经成熟或定型的加工流程,在模板文件中记录加工流程的各个工步的加工参数。为了使用户更方便、更容易地使用和掌握CAXA制造工程师2006软件进行加工生产,同时也为了新的技术人员容易入门,CAXA制造工程师2006专门提供了知识加工功能。利用这种功能,可将某类零件的加工步骤、使用刀具及工艺参数等加工条件保存为规范化的模板,形成企业的标准工艺知识库,使以后类似零件的加工可通过调用知
识加工模板来进行,以保证同类零件加工的一致性和规范化,并随着企业各种加工工艺信息的数据积累,实现加工顺序的标准化。同时,操作人员一般不需要掌握多种加工功能的具体应用和参数设置,利用这种功能可以解决企业技术人员缺少的问题。知识加工的参数设置应由具有丰富编程和加工经验的工程师来完成。参数设置好后可以存为一个文件,文件名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设定。有了知识加工功能,可以使有经验的工程师工作起来更轻松,也可以使新人员直接使用已有的加工工艺和加工参数。
1)、知识加工参数设置 (1)生成模板
将选中的若于轨迹生成模板文件*.cpt,只保存轨迹的加工参数和刀具参数,几何参数不予保存。
(2)应用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