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期 产品种类 价格(元) 甲 乙 丙 10 9 8 产量(万件) 20 16 15 产量个体 指数 (%) 109.2 121.5 98.6 解:该企业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Iq? =
?ipq?pqq0000
109.2%?10?20?121.5%?9?16?98.6%?8?15
10?20?9?16?8?15511.68 =
464 =110.28%
5. 某地区2006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400亿元,2007年比2006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0%,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2%。试问2007年与2006年对比:
(1)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
(2)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 (3)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2%,农民又增加了多少收入? (4)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否协调一致。
解:用连锁替代法进行因素分析
(1) 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收入即销售总额增长数:
400×10%=40(亿元)
(2)①销售额变动指数、产品收购量变动程度和产品收购价格变动程度存在以下的关系:
?pq?pq11=00?pq??pq?pq?pq01001101
171
所以,产品收购量变动影响程度= 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7.84% ② 由以上分析知:
110%=107.84% 102%?pq?pq01=107.84%
00 而
?pq00=400亿元,
=400×107.84%=431.75(亿元)
所以
?pq01农民因此而增加的收入:431.75-400=31.75(亿元)
(3)由于价格提高,农民增加的收入=
?pq-?pq1101
=400×110%-431.75 =8.25(亿元)
(4)由于产品产量和产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农民收入的增加量:
31.75+8.25=40(亿元)
而农民收入总增加为40亿元,即:40=31.75+8.25,所以以上的分析能够协调一致。
6.甲、乙两城市水果销售资料如下: 种类 1 2 甲城市 价格(元) 销售量(公斤) 14 20 200000 100000 价格(元) 20 12 乙城市 销售量(公斤) 50000 150000
要求:以乙城市为比较基准,用马埃公式计算甲、乙两城市水果价格比较指数,并加以简要文字说明。
解:马埃公式:E甲/乙pp(q?=?p(q甲乙甲+q乙)甲+q乙)
代入数据,得: 172
14?(200000+50000)+20?(100000+150000)
20?(200000+50000)+12?(100000+150000) =106.25%
/乙=E甲p计算结果表明,甲城市比乙城市水果价格高6.25%。 7.某工厂生产两种不同种类的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种类 甲 乙 计量单位 件 台 产量 基期 20000 108 报告期 24600 120 基期 40 500 价格(元) 报告期 45 450 要求:(1)计算该厂工业总产值指数及总产值增长额;(2)从相对数和
绝对数两方面对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3)用文字说明分析结果。
解:(1)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数和总产值增长额 工业总产值指数=
?pq?pq0110
45?24600?450?120
40?20000?500?1081161000 =
854000 =135.95%
= 总产值增长额=1161000-854000=307000(元) (2)因素分析:
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总产值的变动 产量变动影响程度=
?pq?pq0010
40?24600?500?120
40?20000?500?1081044000 =
854000 =122.25%
=
173
产量变动影响的绝对额=1044000-854000 =1900000(元) ②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总产值的变动
pq? 价格变动影响程度=
?pq =1101
45?24600?450?120
40?24600?500?1201161000 =
1044000111.21% = 价格变动影响的绝对额=1161000-1044000
=117000 ③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pq?pq0011=00?pq??pq?pq?pq01001101
135.95%=122.25%×111.21%
?pq-?pq11=(
?pq01-
?pq00)+(
?pq-?pq1101)
307000=190000+117000
(3)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方面来看,该工厂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5.95%,是由于产量增长22.25%和价格上涨11.21%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方面来看,该工厂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307000元,是由于产量上升使销售额增加190000元和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17000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8. 某公司所属两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 甲 乙 合计 平均工人数x(人) 200 200 400 220 200 420 工作月长度m(日) 26 26 -- 25 25 -- 工作日长度d(时) 7.5 8.0 -- 7.5 7.0 -- 时劳动生产率r(件) 100 120 -- 120 125 -- 17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