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3:0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一】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一、教学效果

1、课前查阅资料,走近三位作者。

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也比较简单,但是理解文本内涵有一定的难度,体会情感也是难点。所以课前预习环节便设计让学生查阅每首诗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试着理解题目的含义。课上一交流,学生便比较快地与作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为理解内涵奠定基础。接下来聚焦第一首诗《示儿》,先引导学生读好停顿,再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之后引导寻找本诗字眼“悲”,

领悟着作者的情感放慢语速,放低声调,再次朗读,学生的情感在朗读声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收到情感的熏陶,爱国情怀扎根孩子心中。

2、自读自悟,品读感悟爱国情怀。

运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剩下的两首诗。自学之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会的查阅手头资料,在理解题目句子内涵的基础上,作者抒发的情感逐渐凸显: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题临安邸》);作者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

3、诵读积累,积淀语言。

比赛背诵,看谁最先背下来。之后,吟诵三首古诗,评出最佳小小背诵家。再让学生默写三首古诗,同桌互改,班内展示书写最漂亮最规范的10分佳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享受成功!

二、成功之处

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课上引导体会作者感情,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学能力、吟诵能力有效提高。整堂课上学生态度积极,背诵热烈,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

三、不足之处

自读自悟环节放手自学时,优秀的学生驾驭能力强易操作,但中下等的学生有难度,预设的环节简单,没能全面照顾。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创设探究交流的氛围,让生帮生一起进步,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二】

本课安排的三首古诗都是爱国主题的。三首诗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已亥杂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完成本课的教学之后,我觉得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 首先我设置情境导入,了解诗人。例如在教学《示儿》时,我设置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躺在床上,对站在窗前的儿子说着什么。看到这幅画面之后,孩子们马上会产生的疑问是:这位老人是谁?他在干什么?然后出示课题《示儿》,引出诗人陆游,对陆游进行介绍。

其次,我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流利,然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如教学《题临安邸》这首诗的时候,我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最后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

第三,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仍以《题临安邸》为例。借助插图学生们会想到:这首诗的前两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txfl1s6bc5s23r4b01m9s4tl8lgyq00e1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