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届海南省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总复习:文章主旨与情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7:54: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届海南省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总复习:文章主旨与情感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题。(14分)

玩泥巴的童年 梁辰翔

①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日,几场雨过后,田野里僵硬的泥土便开始松软,这时候正是农村孩子玩泥巴的天赐良机,一个个与泥巴有关的游戏登场了。

②每天放学后,三五个要好的小伙伴来到村外的田埂上,把书包往地头一扔,从湿淋淋的地上抓几把黄胶泥,开始随心所欲地乱捏一气,捏飞机捏坦克捏大炮,捏猪捏狗也捏人。如今想来,那时候我们聚在一起捏得最多的还是手枪。毕竟男孩子都崇拜英雄,喜欢手枪握在手里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用泥巴捏手枪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我一点点剔出泥巴中的小石块、草棒等杂质,制成两指厚、书本大小的泥块,放到太阳底下晾到半干后,再用小刀刻出手枪的大致轮廓,然后小心翼翼地剔除多余的泥块。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一把有模有样的泥手枪便“问世”了。我一边向玩伴们炫耀自己的成果,一边摆出瞄准射击的姿势,..

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③“垒堰”也是儿时喜欢的一个与泥巴有关的游戏。刚下过一场春雨,村前坑洼不平的土路上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的乐园。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一起,卷起裤管赤着脚丫,兴致勃勃地用小手捧起路旁的泥巴,然后堆在土路上为小河修“渠”筑“坝”建“水池”。玩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不知哪个调皮的孩子故意把沾满泥巴的小手往别人脸上抹去,于是大家乱作一团,你抹我、我涂你,不大工夫活脱脱都成了泥孩子,扮着“鬼脸”相互嬉笑着追逐着,直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

④如果是干旱无雨的晴天,我们玩起泥巴来就没有雨天那么惬意了。过家家是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游戏,在门前屋后随便抓几把黄土,放在充当案板的石头瓦片上,然后拿葫芦瓢从家里的水缸中舀一些水,模仿大人的模样煞有介事地“和面”。而一同玩耍的女孩子们,则找来一截粗细适中的木棍充当“擀面杖”,忙活着蒸馍、擀面条。等馍菜汤都做好了,我们小心翼翼将其放进用破瓦片做成的“碗”里,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大口“吃”着、嬉笑着。

⑤其实,在童年玩泥巴的诸多花样中,最难忘最有趣的要数摔泥炮了。老家的泥土以黄胶泥为主,黏性大,易成型,最适宜做泥炮。雨过天晴的田野里,孩子们把黄胶泥揉搓成不软不硬的泥团,放在半握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将泥团捣几下,稍作一番加工,碗状的泥炮就捏成了。开始摔泥炮了,我们一个个都憋足了气,将泥炮有底的一面稳稳托在手掌上,高高举过头顶,手腕一翻狠狠摔在平整的路面或石头上。随着“叭”的一声脆响,朝上的底崩出一个圆圆的窟窿眼,乐得我们开怀大笑。就这样,我们轮流上阵比赛,一个接一个摔泥炮。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在这一轮比赛中,谁的泥炮摔得响,谁泥炮底上的窟窿眼崩得大,谁就是赢家,输了的伙伴要把自己泥炮上的泥巴挖一块补在赢家的泥炮上。经过多轮角逐,一些技术不好的孩子手中的泥炮越来越小,而那些技艺娴熟的孩子手里的泥炮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⑥如今想来,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其匮乏的童年时代,一团小小的泥巴和名目繁多的玩泥巴游戏驱走了农村孩子的单调和乏味,成为一种美好而温馨的人生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18期,有删改)

1. 文章以“玩泥巴”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A →用泥“垒堰”→用泥做饭→B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一把有模有样的泥手枪便“问世”了。 ....

第 1 页 共 4 页

(2)不大工夫活脱脱都成了泥孩子,扮着“鬼脸”相互嬉笑着追逐着,直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3.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2分)

4. 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要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3分)

5. 作者以真挚的笔法回忆了童年玩泥巴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在你的童年回忆里,记忆最深刻的乐趣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写类似的童年乐趣。(3分)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题。(14分)

蒲扇摇曳旧时光

陈 佳

①过了夏至后,天日渐热了起来。傍晚时分,疯玩了一下午的小儿酣然入睡了,看着他发隙间沁满汗滴,我随手就要去开空调。A母亲一把拉住我,转身从抽屉里取出把蒲扇来。“还是不开的好,别让孩子受凉了。”母亲摇着扇子轻声道。

②母亲手中的蒲扇,是一种用棕榈叶做成的扇子,我们乡间却喜欢唤它为“麦秆扇”。儿时家住农村,在那个空调不知为何物、电扇也非一般人家能拥有的年代,唯有这种售价不高却非常实用的蒲扇,伴着家家户户驱赶着一年又一年的酷暑。扇子刚买回时,上面还留着淡淡的棕榈的清香,有的扇面上还印有一些..

粗糙的图案,譬如芭蕉樱桃之类。有些人家会用毛笔在扇面上写下“某某人某年办”之类的字样,我家从不题字,但母亲会用布缝上一圈边加以保护,这是防止用久后蒲扇的边沿会开裂。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每过一些时日,她还会将蒲扇浸在清水中泡个十来分钟,然后晾干,并不忘洒上几滴花露水,说是这样能延长扇子的寿命,且扇出来的风带有香味。

③看着那把已光鲜不再的蒲扇在母亲手中摇曳,我不由想起儿时夏夜的画面。吃过晚饭,左邻右舍便打来井水将院门前洒湿,继而搬来竹床、凉椅,围在一起话家常。我们小孩子静不下来,不是捕萤火虫抓知了便是追打嬉闹。往往一身臭汗时,母亲便将我拉在身边,摇动着手中的蒲扇为我扇风。B慢慢地,耳畔的蛙声似乎也不聒噪了,天上的星斗也渐渐模糊了起来。在母亲制造的习习凉风中,我很快进入梦乡。后来,家中相继买了吊扇、落地扇,可母亲依然固执地使用着蒲扇,今日想来,一方面缘于母亲是个念旧的人,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省些电费。

④在蒲扇的新旧更替中,我成人成家,继而在小城买房安居,母亲因为要帮我照顾孩子,也随着住了过来。如今夏日里家中消暑散热的电器可谓不少,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空调扇不说,就连电脑上也接有USB风扇。当然,书房里也有几把做工考究的竹扇,不过那是我学人家攀风附雅点缀用的。唯有母亲,始终难..以割舍对蒲扇的一往情深,珍藏若宝。

⑤看到母亲的手有些酸了,我便接过她手中的扇子,扇把儿部位早被母亲捏得汗津津的。其实在过去的岁月里,母亲每每给我带来清凉的同时,自己哪次不是累得满头大汗啊。而母亲,不正如这把寻常不过的蒲扇一般,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却在燃尽生命之火后逐渐被我们遗忘。

⑥“圆形的老蒲扇啊,尘封着古老的乐曲,又被轻轻摇起,划出的道道弧线啊,吟唱着经久不息的歌

第 2 页 共 4 页

谣。”蓦地想起这首不知名的歌曲,抬头,发现母亲的双鬓间又添了不少白发。

(选自《山西日报》2019年7月10日)

1.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分)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唯有这种售价不高却非常实用的蒲扇,伴着家家户户驱赶着一年又一年的酷暑。 ..

(2)唯有母亲,始终难以割舍对蒲扇的一往情深,珍藏若宝。 ..

3. 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A.母亲一把拉住我,转身从抽屉里取出把蒲扇来。“还是不开的好,别让孩子受凉了。”母亲摇着扇子轻声道。

B.慢慢地,耳畔的蛙声似乎也不聒噪了,天上的星斗也渐渐模糊了起来。在母亲制造的习习凉风中,我很快进入梦乡。

4. 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塑造了母亲热爱生活、简朴、慈爱的形象?(2分)

5.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旧时光的怀念。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3分)

第 3 页 共 4 页

2021届海南省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总复习:文章主旨与情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uo7s3no45797950lpza3sk4u09qm100fh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