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学科论文评选※ ※※※※※※※※※※※※※
浅谈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姓名 李娜
单位 谢集镇张步口小学附属幼儿园
电话 13592307125
浅谈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真实案例:上学期期末,幼儿园对大班孩子进行了考试,做纸质卷子,考试内容为听写汉字、连线、看图写字、按正确格式书写拼音、计算,并且是分科进行的,问问周边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对幼儿园孩子进行考试的现象。游戏、舞蹈、唱歌、绘画、自由活动几乎很少,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节一节的“满堂灌”,作为农村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1、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的评价停留在写多少字、学多少加减法上。
2、很多幼儿园每天会布置家庭作业。
3、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课堂以教学为主,写字,背课文,算加减法,大班甚至会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4、语文、数学、英语的教辅材料进入幼儿园。 5、幼儿园对中大班的孩子进行期中、期末的分科考试
现状分析:上述案例就属于学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专家鉴定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纳入到幼儿园的教育。分析起来,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作为家长一方,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
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2、 作为幼儿园一方,在诸多幼儿园的竞争压力和家长们的急切逼迫下,不得不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小孩子,有些情况严重的幼儿园就导致忽视了孩子的日常行为能力、习惯问题、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反思: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小学化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训练,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发展的做法,由于忽视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忽视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被削弱,因此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一些幼儿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他们入学后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但由于重复教育,使他们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面对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可见,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只会过早地把幼儿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也与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吻合,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也严重危害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里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求幼儿获得多少的知识,会背多少古诗、认识多少个字、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以孩子开发智力为主、开拓创造力、训练正确的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吃饭、整理玩具并归位、进行游戏、喜欢交
往等等,这一系列的小事情却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还有,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教育措施:想要改变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幼儿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需要有其特殊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榜样,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深吸发展规律以及教学规律来组织教学。在儿童的游戏和日常的生活当中的许许多多的细节都需要贯穿着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需要幼儿教师去引领和指导。因而,幼儿教师专的业水平决定着幼儿未来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使教师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不同,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上有所调整,使每个幼儿能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得到发展。三、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