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C.利用风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无氟制冷剂均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答案 D
解析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A不正确;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B不正确;应用无氟制冷剂可以减少臭氧层破坏,与CO2排放无关系,C不正确;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D正确。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淀粉和纤维素 ②蔗糖和麦芽糖 ③乙醇和乙醚
④丙烷和环丙烷 ⑤硝基乙烷和氨基乙酸 ⑥氰酸铵(NH4CNO)和尿素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 D.全不是 答案 B
解析 ①淀粉和纤维素的表达式虽然相同,但是聚合度n值不同,故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错误;②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1 / 10
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正确;③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乙醇与乙醚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一定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错误;④丙烷C3H8
和环丙烷()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一定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错误;⑤氨基乙酸
与硝基乙烷(C2H5NO2)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正确;⑥氰酸铵(NH4CNO)和尿素CO(NH2)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中共热均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B.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属于醛类
C.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的有机物一般含有酚羟基 D.酯类水解均能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醇 答案 C
解析 有些卤代烃如CH3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有些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并不是烯烃,如CH2Cl—CH2Cl完全消去得HC≡CH;有些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如HCOOCH3、CH2OH(CHOH)4CHO,但它们并不属于醛类;酯水解也可生成碳原子数不等的羧酸和醇,如甲酸乙酯水解生成甲酸和乙醇。
4.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答案 D
解析 首先判断出C5H12O的类别,然后判断出同分异构体。C5H12O能与Na反应产生H2,可确定该有机物是醇,故C5H12O可看作是戊烷中的H被—OH取代的产物。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对应的醇有3种,异戊烷对应的醇有4种,新戊烷对应的醇有1种,故共有8种。
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棉花、纸、醋酸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淀粉、牛油、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 答案 D
解析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由于(NH4)2SO4会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不能溶解的蛋白质发生了盐析,而不是发生了变性,错误;棉花、纸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而醋酸纤维是纤维素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的酯,不是纤维素,错误;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牛油是天然物质,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油脂
2 / 10
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就呈固态,油脂里含有的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越多,则呈液态,正确。
6.某有机物A还原时生成醇,氧化时生成酸。醇与酸酯化生成酯B,该酯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分子中含有醛基 B.A分子中含有氧元素 C.A分子中含有甲基 D.A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 答案 C
解析 由酯B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A为甲醛,所以C项错误;甲酸甲酯中含有—CHO,能发生银镜反应。
7.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中,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醛和甲酸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与溴水直接就可反应,而苯与溴反应则需要加铁屑 D.苯酚和乙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答案 C
解析 A、B、D均为官能团自身的性质,而C是由于—OH对苯环产生影响所致。 8.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催化剂A.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B.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一定条件C.CH2===CH2+H2O――→CH3CH2OH 催化剂D.2CH3CHO+O2――→2CH3COOH △答案 C
解析 A、B选项的反应都是水解反应,本质上属于取代反应;D选项是醛的氧化反应。 9.下列物质:①丙氨酸 ②纤维素 ③蛋白质 ④小苏打 ⑤Al(OH)3 ⑥苯酚钠 ⑦(NH4)2CO3。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解析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金属铝;两性氧化物(如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氨基酸
3 / 10
和蛋白质;只有B选项符合。
10.①蔗糖、②麦芽糖、③淀粉、④纤维素、⑤油脂、⑥酶、⑦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有(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C.④⑥⑦D.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解析 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多种α-氨基酸;油脂水解得到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11.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分子式为C8H11NO2
B.多巴胺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C.和溴水反应时,1 mol多巴胺可以消耗6 mol溴单质 D.多巴胺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 答案 C
解析 多巴胺分子式为C8H11NO2,A正确;多巴胺分子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含酚羟基易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与酚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溴取代,故多巴胺和溴水反应时,1 mol多巴胺消耗3 mol溴单质,C错误;多巴胺分子中含有氨基和酚羟基,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D正确。
12.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4 / 10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答案 C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官能团的确定。在普伐他汀的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羧
基(—COOH)、酯基()和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
应、消去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因无酚羟基,故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
应;分子中的羧基(—COOH)和酯基(2 mol NaOH反应。
)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1 mol该物质可与
13.环氧乙烷()、丙酮、丁醛、葡萄糖的混合物,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3% B.27% C.30% D.23%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上述各种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2H4O,故m(C)∶m(H)=12∶2=6∶1,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6%-11%=23%。 14.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①
淀粉――→葡萄糖
5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