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5:2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理科综合试卷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选择题

1. 下列生物学事实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B.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因此病毒不是生物

C.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 一间屋子里的全部蟑螂不是一个种群 【答案】D

【解析】原子、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但是病毒是生物,B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一间屋子里的全部蟑螂包含多种蟑螂,不属于同一个种群,D正确。 2.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B. 虽然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ATP的途径是不同的 C. 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TP D.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答案】C

【解析】ATP彻底水解生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其中磷酸属于无机物,A错误;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不是相同,动物细胞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来产生ATP,B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通过无 氧呼吸释放能量合成ATP,C正确;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3.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B.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经过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运输到细胞膜,经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不通过囊泡运输,B错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能通过囊泡运输,C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4.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事实及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依赖于葡糖糖在线粒体中的彻底氧化分解 B. 水果、蔬菜要放在冰箱和无氧环境下储存效果好

C. 人体部分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出肌细胞 D. 为防止萝卜空心,要埋在土里是为了抑制萝卜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糖糖,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A错误;无氧条件下水果、蔬菜会产生有毒害作用的酒精,所以水果、蔬菜要放在冰箱和低氧环境下储存效果好,B错误;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C错误;为防止萝卜空心,要埋在土里是为了抑制萝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5.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紫色体积变小,颜色变深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入蔗糖溶液,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只能看到紫色大液泡,不能看到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故A项错误;第二次观察时滴入了少量的蔗糖溶液,可以发现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B项正确;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清水从盖玻片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使全部洋葱鳞片叶浸润在清水中,C项错误;本实验为自身对照实D项错误。 验,后一次的观察以前一次的观察为对照。所以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6. 如图为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 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B.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C. 若向漏斗中滴入适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D.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 【答案】D

【解析】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渗透作用液面会继续上升,上升的时候将漏斗的溶液稀释,渗透压下降,因此m减小,A错误;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B正确;注入等浓度的蔗糖后,漏斗中的蔗糖被稀释了,现在注入了和开始等浓度的蔗糖,实际上此时漏斗中的蔗糖浓度增大了,因此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增加,m升高,C错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a增大,b也增大但小于a的增加值,m减小,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名师点睛】本题是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考查,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漏斗中是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因此通过渗透作用烧杯内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漏斗液面升高,影响m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漏斗内和烧杯中的渗透压差值,二是漏斗内液体的体积产生的液压.

二、非选择题

7.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

(1)Y代表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构成生物膜支架的E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

(3)图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其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遗传信息。

(4)某C物质由n个c组成且仅为一条链,其分子式为CmHpNqOwS2,并且是由下列4种c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的乙、丙数目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 P (2). 胆固醇 (3). 内质网 (4). DNA RNA (5). 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 (6). (w-n-1)/2 (7). q-n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DNA,B是mRNA,C是蛋白质,D是糖或脂肪,E是磷脂,a是脱氧核苷酸,b是核糖核苷酸,c是氨基酸,X是N,Y是N、P。

(1)E是磷脂,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Y是N、P元素。

(2)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细胞膜的骨架为磷脂分子,属于脂质,其脂质合成的车间是内质网。 (3)遗传物质是DNA,其结构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遗传信息。

(4)所有氨基酸中只有乙中含有2个羧基,丙中含有2个氨基,因此丙氨基酸的数目=所有的氮原子数-氨基酸数=q-n;设乙氨基酸数为Z,则具有2n+2Z=w+(n-1),计算的Z等于(w-n-1)/2。

8. 甲、乙两图表示细胞膜分子结构示意图及物质转运方式,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动方

向,图甲中“△”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图乙中字母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_______,可用图___________表示,其吸收过程与此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2)氧气分子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_,可用图___________表示。图甲和图乙所示物质转运方式的不同点是图甲所示过程不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细胞内不同的生物膜均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所执行的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图甲中___________(填字母)不同。

【答案】 (1). 主动运输 (2). 乙 (3). D (4). 自由扩散 (5). 甲 (6). 载体 (7). 能量 (8). A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为自由扩散;乙图中,物质C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D的协助,则D为载体蛋白,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对应图乙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D的协助。

(2)氧气分子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对应甲图的方式。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相比,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蛋白质与不同的细胞膜的功能的不同有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浓度的关系、是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等特点,判断甲乙两个图中的物质运输方式。

9. 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vmyb4sehw4oweh0q68m0sr9z0p01l00nw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