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时,把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再把导管插入水中 D.滴加液体药品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防止液体滴在试管外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蜡烛熔化
C.煤的干馏
D.海水晒盐
3.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 ) A.固态
B.游离态
C.化合态
D.液态
4.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0
B.+2
C.+3
D.+6
5.根据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钙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Ca”既可表示金属钙,又可表示一个钙元素 C.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 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
7.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过滤
8.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9.下列图示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量空气中氧气质量
B.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检验铵态氮肥
D.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溶液
10.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类别是( ) A.氧化物 B.酸 C.碱
D.单质
11.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CO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如图所示的A、B、C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P点表示_____。
(2)在t1 ℃时将30gA物质投入100 g水中,最终所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 ℃时,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现要提纯B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将t2℃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1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a点的含义是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16.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
”表示不同的离子。
“”表示_____(填写离子符号)。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_____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蜡烛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用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实验中看
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由此可知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实验二: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燃着的蜡烛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快速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的实
_____;验现象为_____;实验②中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③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的优点有_____。(答一条)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化学兴越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