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边塞战争诗四首》研学案(学生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3:00: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州市培才高中高二语文 《边塞战争诗四首》导学案 编辑者:胡颖

《边塞战争诗四首》

高___级___班 第___组 学生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四位诗人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2、分析这四首诗的思想内容。 3、了解四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4、掌握边塞诗的一般规律,学会鉴赏边塞诗。

【自主研学案】

边塞诗的产生:

唐初,东突厥、吐谷浑、吐蕃等不断侵扰,屡经太宗君臣捍卫征讨,方得相安。以后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 边塞诗人介绍: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 ——王之涣《凉州词》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李颀《古从军行》 赏析方法

(一)、抓住主要意象特征。 (二)、整体感受,把握主旨。 (三)、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四)、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 * 抓住意象特征 时间意象:秋天、黄昏

空间意象:楼兰、阴山、天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辕门 人物意象: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

广州市培才高中高二语文 《边塞战争诗四首》导学案 编辑者:胡颖

事物意象:乐器:羌笛、胡笳、琵琶、号角、鼓 战具:干、戈、战车、烽火、旗 景物:黄沙、秋月、冬雪、寒雁

鉴赏分析

《从军行(其一)》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此景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4.技巧探究:理解并赏析本诗曲笔的运用。

5.小结: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蓟中作》

1.抓住本诗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2.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想?

3.如何理解“每愁”和“已承恩”。

广州市培才高中高二语文 《边塞战争诗四首》导学案 编辑者:胡颖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2.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此边塞风光?

3.“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二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表达“热海”之“热”

4.最后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塞下曲》

1.诗歌的前后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边塞战争诗四首》研学案(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wof74uz2m9ersb9r14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