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 如图:点P是△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过点P作PE⊥AB,PD⊥BC,PF⊥AC, ∴PE=PF,PF=PD, ∴PE=PF=PD,
∴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ABC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满足这条件的点有3个; 综上,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处, ∴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处.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小心别漏解.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DFG=4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DF∥EG, ∴∠1=∠DFG=40°, 又∵∠A=30°,
+40°∴∠2=∠A+∠DFG=30°=7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根据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求出m的值即可. 【详解】
(x+1)(2x+m)=2x2+(m+2)x+m, 由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得到m+2=0, 解得:m=-2,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A1CD=∠A1+∠A1B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1BC=∠A1CD=
1∠ABC,211∠ACD,然后整理得到∠A1=∠A,由∠A1CD=∠A1+∠A1BC,22∠ACD=∠ABC+∠A,而A1B、A1C分别平分∠ABC和∠ACD,得到∠ACD=2∠A1CD,∠ABC=2∠A1BC,于是有∠A=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 【详解】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1+∠A1BC, ∵∠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 ∴∠A1BC=
11∠ABC,∠A1CD=∠ACD, 2211(∠A+∠ABC)=∠A+∠A1BC, 22∴∠A1+∠A1BC=∴∠A1=
11∠A=×64°=32°; 22∵A1B、A1C分别平分∠ABC和∠ACD, ∴∠ACD=2∠A1CD,∠ABC=2∠A1BC, 而∠A1CD=∠A1+∠A1BC,∠ACD=∠ABC+∠A, ∴∠A=2∠A1,
∴∠A1=
1∠A, 2同理可得∠A1=2∠A2,
1∠A, 4∴∠A=2n∠An,
∴∠A2=
1n64?)∠A=n,
22∵∠An的度数为整数, ∵n=6. 故选C. 【点睛】
∴∠An=(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然后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键.
1是解题的关2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4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卡片的面积为4a2,4张边长分别为a、b的矩形卡片的面积为4ab,1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卡片面积为b2,9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的总面积=4a2+4ab+b2=(2a+b)2,所以该正方形的边长为:2a+b. 【详解】
设拼成后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4a2+4ab+b2=x2, ∴(2a+b)2=x2,
∴该正方形的边长为:2a+b.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后即可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的值. 【详解】
∵4x?mxy?9y=(2x)?2?2x?3y?(3y),
2222∴mxy??12xy, 12. 解得m=±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
480480-=4 xx+20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xm=6,xn=3,
m2n3=12. ∴x2m-n=(x)?x=36÷
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解:∵AB=AC,∴∠ABC=∠ACB.∵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BE=BC,∴∠ACB=∠BEC,∴∠BEC=∠ABC=∠ACB,∴∠BAC=∠EBC.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对应相等时其顶角也相等,难度不大.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所设今年每辆车的价格,可表示出去年的价格,同样根据销售总额的关系可表示出今年的销售总额,然后再根据去年和今年1~5月份销售汽车的数量相同建立方程即可得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