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的途径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9:19: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的途径分析

作者:袁艳华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02期

【摘要】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追求个性和智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也应尝试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从全新的角度实施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管理目标。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与其他学段相比有一定难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要思考各项管理工作内容的落实情况,更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学效应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本文从善用期望理论、巧用积极心理以及活用南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心理学效应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性阶段,该阶段学生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适当融入心理学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 一、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的必要性 1.减轻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

所谓师源性心理问题即教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采取不恰当的行为,导致学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疾病和问题。常见的不恰当教育行为有体罚和心理惩罚等,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近85%的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来自教师和家长。也有研究者对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认识展开调查,有近60%的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与理论认知不同,如有近3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为差生或思想存有问题,仅有8%的教师模糊地认为学生心理存在问题。运用心理学效应可以帮助教师正视管理中的不足,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2.缓解教师班级管理压力

当前很多教师表示对管理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压力且时常感到疲累,大部分学校常规工作复杂烦琐。素质教育本质目的在于着眼于学生的内在素质和未来发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发展其自悟、自律、自觉等能力。相关教育实践证明,运用心理效应可以从本质层面打破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学生素质。

3.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品质

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效应的途径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x1jn4mkud5nd0e7n2yj9vfqx3d4wu015v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