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什么是组织战略?它的意义是什么?
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具体来讲,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谋划和方案。 审时度势、科学规划的战略对于组织发展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2.2什么是信息化战略?它和组织战略是什么关系?
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被称为信息化战略,它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 组织战略与信息化战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信息化战略是组织职能战略的一部分,是为组织总体发展目标服务的,是以组织战略为依据而制订的。
2.3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有哪些?
组织的信息化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信息孤岛、IT黑洞、IT项目泥潭等许多的问题。为了规避风险,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和健康发展,需要事先对组织信息化进行周密的计划,即信息化规划。 2.4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现代的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项目规划等三个层面工作。 2.5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2.6简述信息资源规划的产生原因。
信息资源规划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它是依据信息化战略规划规定的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从全局角度厘清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所需信息资源的各类和数量,对数据架构进行细化,并建立数据标准,为后续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假如抛开信息资源规划,直接设计开发信息系统,会使信息系统由于缺乏规范的数据表达而不断推翻重来,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 2.7阐述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 两项: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2.8什么是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主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特征:根据业务主题建库,而不是按业务报表原表建库;要求信息源的唯一性,即所有源信息一次一处地进入系统;主题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是以基本表作技术保证的,这些基本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原子性、规范性、演绎性)。 2.9阐述信息化项目规划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按时、优质地完成,这就是信息化项目规划。 科学的信息化项目规划指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所做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的全面计划。 3.1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设计、指挥、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3.2信息系统由哪几类要素组成?
五要素:人、硬件、软件、数据、处理规程。 3.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是什么?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阶段:系统规划、分析、实施、运行、维护。 3.4信息系统的资源观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资源系统观(最核心)、辩证观(重要内涵)、层次观、开放观等。
3.5什么是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充分利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的五大管理职能,对信息系统资源的进行科学的管理。 目的和意义: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3.6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开发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对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的所有管理构成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 3.7什么是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其意义和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统工程化的活动。
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重要性: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能够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内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开发过程管理;开发管理的质量控制。 3.8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是指信息系统上线后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人员、硬件、软件、数据和规程等进行管理的活动。对人员管理重点在于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培训制度的建设。对硬软件管理主要是指对硬软件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记录、维护、评价和审计的过程;对数据的管理主要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处理规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和修订规程,完成规程的载体----文档的管理。 3.9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各类人员的培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3.10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是为了保证系统能长期有效地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活动,具体有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审计踪迹、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系统硬件及耗材等资源的管理、系统升级与退化等内容。 3.11信息系统维护包括哪几方面?
信息系统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处开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纠正错误和改进功能,保证信息系统正常工作。有以下四种类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3.12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是什么?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3.13请解释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的说法。
信息系统的文档,记录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人们的思维活动及其工作结果的文字资料。主要包括系统手册、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操作堆积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它作为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文件,是系统维护人员的指南,同时也是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完整、规范的文档,能有力保障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如果系统文档欠缺,不规范,将给系统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特别是在系统的原班开发人员发生变化后,将会使系统维护与升级工作更难,甚至造成系统生命力提前丧失。有专家认为: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没有文档就没有信息系统。 3.14 IT服务管理的十大流程是什么?
服务支持类: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 服务提供类: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财务管理、持续性管理 3.15信息系统评价分为几个方面?
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方面(系统的性能)、经济方面(系统的成本与效益)
3.16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什么?信息系统审计和信息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的审计踪迹有什么区别?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使用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
审计踪迹是指系统中设置了自动记录功能,能通过自动记录的信息发现来判明系统的问题和原因。这里的审计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日都进行,二是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审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