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安抚司史籍汇纂
罗克彬
一、黄平安抚司罗氏
黄平安抚司,在宣慰使司东南三百里。宋为黄平府,立上下、三曲二长官司,隶叙州。元因之,改隶播州宣抚司。国朝洪武八年,改府为安抚司,并二长官司入焉。(《寰宇通志》卷六十九、《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播州宣慰使司沿革、正德《四川志》、嘉靖《四川总志》)
黄平安抚司,洪武中土官罗镛建。(正德《四川志》、嘉靖、万历《四川总志》播州宣慰使司公署)
黄平安抚司,在司东南三百里。旧为黄平府,实杨镇子孙世居之。元世祖时,黄平蛮叛,杨宣慰汉英讨平。其将罗季明功多,遂以土授罗氏,改隶播州。洪武初,罗镛从杨鑑归附,授黄平安抚。其地广饶险固,有城垣足据,扼云贵之门户,为诸司之襟带,盖西南一要境。旧设通判一员总辖诸司,又设千户所驻扎司城听通判调用。城中夷汉杂处,昔杨酋不道,首与为难者也。其地东至湖广偏桥卫界五十里,西至贵州平越卫,南至清平卫各三十里,北至白泥司界百五十里。荡平,改黄平州。(《蜀中广记》边防记、《四川名胜志》卷三十二上川东边防遵义道。克按:康熙《罗氏族谱》世系有季明、季和、季贤昆仲三人。谱云:“季和,授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同知播州沿边安抚司事、兼黄平知府。”)
黄平安抚使司罗氏,今可考者凡十代,计有季明、震之、罗勋、罗镛、罗忠、宗昭、罗贇、承恩、罗袍等,详录如下。
1、罗季明 2、罗震之
康熙《罗氏族谱〃世系》云季和子四:演之、震之、交之、唐之。“震之,授武德将军,兼黄平军民元帅府知府。聚母氏,墓在碑侧。娶杨氏,墓在清水合。”又《秉信碑记》云“又传至震之公,威德并著,猫狫顺服。任黄平军民元帅府事,名誉翕然。”
1
3、罗 勋
康熙《罗氏族谱〃世系》:震之生子四,罗毅、罗勋、罗云、罗稷。“罗云,授忠显校尉,本部军民千户,兼黄平知府。”《世系》又云罗勋分居黄平。咸丰《罗氏宗谱〃分袭》:“勋公,震之公次子,分袭黄平军民元帅府。”
4、罗 镛
康熙《罗氏族谱〃世系》:罗云子四,罗珍、罗琛、罗璋、罗瑞。琛子七,罗镛、罗铉、罗钧、罗钥、罗铎、罗鑑、罗钦。罗镛,授黄平知府。《秉信碑记》“琛七子,次曰镛,授黄平武略将军”。咸丰《罗氏宗谱。分袭》:“镛公,琛公次子。因勋公乏嗣,承袭黄平军民元帅府。洪武九年,改元帅府为安抚使司都安抚。”正德十三年《四川志》卷二十三播州宣慰使司:“黄平安抚司,洪武中土官罗镛创。”清顾炎武《肇域志》贵州平越府云:“黄平州,云贵门户,府北七十里。洪武八年改为黄平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令罗镛世守,万历二十七年改为州。”
洪武七年十一月丁亥,臵播州黄平安抚司。(《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洪武七年甲寅,十一月丁亥,臵播州黄平宣抚司、容美洞宣抚司。(《国榷》卷五)是年,中书省奏,已复臵播州黄平宣抚司。(《明史〃播州传》)
黄平一支,其始分也,在大元至元时。其祖为云公弟讳勋,实分袭黄平都安抚使司。因勋公乏嗣,继者为琛公子镛。镛公之后子孙荫袭,谱失,无从详考。前所纪数人,系于坟冢上华表录之。故兹录自承恩公始。(咸丰《罗氏宗谱》卷五)
5、罗宗昭
袭职播州黄平安抚使司都安抚使。《明实录》:“永乐二十一年,四月戊辰,播州宣慰使杨升遣安抚罗宗昭等贡方物。丁丑,朝鲜国陪臣李湛,播州宣慰使安抚罗宗昭等辞还。赐钞币有差。”
6、罗文德
咸丰《罗氏宗谱〃坟茔》洋舟湾黄平坟山图有“安抚使司文德公墓”、“诰封恭人张氏墓”并列而葬,在“安抚使司秉中公墓”、“诰封恭人杨氏墓”下。
7、罗 儶
按,儶罗谱无记。罗谱有秉中,辈份与儶同,与儶当系同一人。《明实录〃英宗天顺实录》卷二七七:“天顺元年四月乙巳,命四川播州黄平安抚司安抚罗儶子赟代职。”1。又,咸丰《罗氏宗谱〃分袭》云:秉中,“镛公曾孙,荫袭黄平都安抚
1
、儶,音xie。赟,音bin。
2
使司。”
8、罗 赟
袭职播州黄平安抚使司都安抚使。咸丰《罗氏宗谱》云:“贇公,秉中公子,荫袭黄平都安抚使司。”何乔新《勘处播州事情疏》:“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有草塘、黄平二安抚司安抚宋韬、罗贇,真州、容山、重安、余庆、白泥五长官司长官郑旭、张经、张通、杨玉、毛钊亦各将杨友、何清等夺占地方,侵盗钱粮,激变夷民,杀死人命等情各具本奏发。又准本院咨。该本院题该抚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爱等奏为奸党谋害土官,杀死人命,扰乱地方边夷等事及草塘安抚司安抚宋韬、黄平安抚司安抚罗贇、容山等六长官司长官张经、张通、毛钊、杨玉、郑旭轮臵司事。”疏有万历刻本,载《纪录汇编》,后收入《丛书集成初编》,贵州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室有藏。
9、罗 忠
袭职播州黄平安抚使司都安抚使。咸丰《罗氏宗谱》云:“忠公,贇公裔,荫袭黄平都安抚使司。”《明实录》:“正德二年,八月丁酉,升播州宣慰使杨斌为四川按察使,仍理宣慰事。旧制,土官有功惟赐衣带或旌赏部下,无列衔方面者。斌狡横不受两司节制,讽安抚罗忠等上平普安蛮贼功,阴重赂瑾,故有是命。”“十二年,正月辛巳,播州土官安抚罗忠、宋淮等,以宣慰使杨斌有父丧,欲如文臣例守制,奏斌素得夷心,乞勿令守制,以弭边患。诏斌仍旧掌印管事,且降敕奖励之。”《明史〃播州宣慰司传》与《实录》文字稍异,详略不一故也。
10、罗承恩
袭播州黄平安抚使司都安抚使。咸丰《罗氏宗谱》卷五:“承恩公,袭黄平都安抚使司。万历三十二年,因杨逆之变,改官州同知。生子袍。”又,罗凤鳦光绪《罗氏宗谱》稿云:“分支黄平罗承恩,袭黄平军民元帅府事,生子未详,传三世至……。”
《明史〃播州宣慰使司传》: “万历二十五年,兵备王士琦调征倭,杨应龙益统苗兵,大掠贵州洪头、高坪、新村诸屯。已,又侵湖广四十八屯,阻塞驿站。詗
2
原奏仇民宋世臣、罗承恩等挈家匿偏桥卫,袭破之。”
《平播全书〃再报播酋情形疏》:“顾川东人心不知有法久矣。自合江献袁子升、
黄平献罗承恩并此而三,不于此时,别自言之。从此各官遂以媚贼为非难解纷,以辱国为达权通变,以足上首下为屈己安民。行见巽□成风,豪杰解体,战不力,守
2
、诇,音xiong。侦察,刺探。
3
不坚。其不胥而夷者几希。”《塘报夷情》:“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十一日,据贵州分守思仁道报,据思石守备杨惟中报称,有囤夫敖近銮在播州修囤,回说酋子杨朝栋背生痈疽,差人修砍大路,直抵锡落哨,杨应龙领苗兵要攻思石黄平。又据乡导李瑕报称杨应龙换取各夷头巡警苗獠家小上州。八月初六日点兵,初八日□血酒,估木刻。杨应龙带兵去接九股苗兵一万,说要攻打黄平,挟掳罗安抚往平越。□蓉亲赴贵州讲理,□济仓粮。又说贵州城内并龙里等处挟取七姓本头等因。”
于是余庆土吏毛守爵、瓮水土吏犹鹤、草塘土吏宋世忠、黄平土吏罗承恩、白泥土吏杨以诚并以其状请命于台御史,台御史属参议使王制、通判赵世德、司理潭汝诚、守备蒲之良案验,具如所请。杜都御史曰:‘奈何事关两省,而使蕞尔一土酋及虔刘我五司乎。故事,播州及五司输丰济库,平越诸卫米七千三百三十余石,而草塘、白泥、雍水岁输平越驿骑凡二千余金,而黄平犹应接济兴隆诸过宾,岁率以为常。今一旦赋役之不供,驿骑之不具,则我镇抚之谓何?乃与蜀台御史谭希思议。”(《万历武功录》播酋杨应龙列传,有中华书局影印万历刻本。)
《两朝平攘录〃播州》:“唐僖宗乾符间,南诏反,据此地。朝遣招讨使杨端(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纠兵破走之。值僖宗之乱,遂留不返。至孙名番者,专有其土。宋时亦设吏,然寄寓而已。我朝洪武初,播祖杨鉴,纳土归顺,乃改为宣慰使司,分隶四川。其部属有安抚司二长官司六,皆在关外。安抚为播州为真州,长官为黄平、草塘、白泥、余庆、重安、容山。又瓮水原无印信,亦称长官。(本州国初设有随司办事蛮夷长官四十八员,杨酋废旧制,所以止有八司。播之土田五十四里,司各三里。惟重安在江水之间,全无里民,止辖苗寨四十八处。)八司为杨氏所辖,而租税俱纳贵州,供各卫军粮差。银上各驿买马直递,与杨氏不甚相关。各司皆山谷逼侧,惟黄平独开大坝,纵横一二十里,江水交会,土壤沃饶。去偏桥等卫不甚远,所以旧设四川重庆府通判一员驻镇黄平所,令统驭八司,督粮抚夷,事权颇重。(此官听贵州约束,一应土司重大事情皆先达本厅转呈川贵两院,各上司以此任为天下参军第一。)杨氏表里河山,据有关内,外统八司为藩卫,内倚七姓为根本。七姓,田、张、袁、卢、谭、罗、吴也。田即思州田宣慰族。(永乐年改土为流,故其族多流入播。)张即江西龙虎山天师舍馀。(二姓皆贵族,故世与为婚。应龙母妻皆张氏也,后与张为仇,遂转娶田氏女焉。一遇军兴,非七姓不能举大事,故七姓世为目把,馀姓为小民。)
又侵各土司田土,占种办纳贵州柴马地土,以致赋额不完。此时黄平安抚罗承恩、草塘安抚宋世忠、瓮水安抚犹鹤(本非安抚,皆杨氏僭用之滥称)、白泥长官副杨以诚、杨镇边、重安长官张熙、余庆长官毛守爵。(余庆地土最沃饶,与播司所辖湄潭(湄潭乃播丰穰之地。正德三年,杨土官割余庆三里并湄潭三里以结杨爱,名二十八庄。后杨爱又防杨友仇杀,因招都匀仲苗居之,号为忠义军。自是仲苗日繁,杨酋分为七牌以别之,仍令苗头管领。)犬牙相错,应龙贪利,令目把侵其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