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校的化学结题报告沙市第七中学 肖依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2:48: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沙市第七中学 肖依军

百米跑是各级田田径运动会的焦点项目,是一直以来高考体育加试的必考项目,是测试学生速度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运动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等五大素质的综合反映。笔者在近几年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中,发现弯道对学生百米速度的发展有直接的帮助。

一、弯道跑的设计及技术动作分析 1、场地设计:

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半径为36米,计算其半场弯道长约为113米,起终点各延长10米,弯道练习总距离设计约为133米。将此距离分为三段,第一段距离长20米,直道切入弯道段称启动加速段。第二段距离长90米,称弯道途中跑段。第三段20米,弯道进直道,称冲刺跑段。

2、弯道跑练习的设计:

启动加速段:本段采用蹲踞式起跑,充分利用直道完成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达到最大速度,切入弯道。

弯道途中跑段:保持已有速度,体会途中跑技术,特别是体会后蹬、摆腿、送髋以及快速着地技术动作。

冲刺跑段:在弯道渐入直道时,再次加速,在最后15米完成冲刺跑技术动作。 二、 百米跑的技术结构和动作简析

百米跑动作技术结构就其过程而言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疾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等四个技术环节。在各类理论书籍上已有过详细阐述,在此不作细致分析。

概言之:起跑是以最适宜的姿势,用最短的反应时完成由静止到运动的启动;起跑后的疾跑是在短时内获得最大的加速度,以便短时内达到最高速度;途中跑是利用正确的跑步姿势,最合理最经济地使用体力,保持最高速度,是百米跑最长跑段,也是百米成绩的关键;冲刺跑是使用最后的体能贮备,全速冲过终点。

三、弯道练直道的优势:

1、技术结构更明显:在百米练习的过程中,初级运动员和高考体育加试学生对百米跑的概念往往不太清晰,大有使尽全力,一鼓作气之势,往往动作易变形,成绩发挥不理想。弯道练习让训练者对百米跑技术环节的概念会更加清晰,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此弯道练习的设计,把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以及冲刺跑的分段划分得更明显,更有得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

2、速度耐力更充分:

百米跑成绩的关键在途中跑的技术和运动员保持高速运动的能力,及速度耐力的水平,百米跑的途中跑距离约为50-70米,而此弯道跑的设计,将途中设为90米,更有利于学生体会途中技术,且90米的距离,有利于学生练习、贮备速度耐力。弯道跑不利于加速,相对而言,更利于体会动作,对途中跑的蹬地、摆腿、送髋和大腿积极下压等技术环节都可得到更充分的体会。

3、动作观察更直观:

练习者单个练习,在在完成一组练习后,沿弯道设计的起终点直线返回,可观察正在练习者的技术动作,增加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练习观摩的机会,在下一组学生练习之前教练可让队员在恢复时,相互点评,教练作及时归纳,更利于训练者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4、练习兴趣更浓厚:

弯道跑练习的设计,由于将练习的线路作了改变,虽然就技术动作而言,在运动轨迹、重心要求、摆臂幅度以及脚的着地点等众多因素作了改变,但就学生对弯道跑视野上的直角,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上的变化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和体会。

5、训练恢复更完备:

运动训练的恢复是很易被忽视,但又是提高运动水平非常重要的环节,每次的练习之间、每组的练习之间、每轮的练习之间,适宜的恢复方式更利于下次练习的完成,本弯道跑的设计,起终点之间有70-80米的距离,要求练习者慢跑返回,在起点原地和走动摆臂,积极恢复。练习者最好是10人一组,单人练习。

四、不足和注意事项:

1、直道跑和弯道跑动作技术结构有异

直道跑和弯道跑在技术动作上有明显的不同要求,借助弯道练习百米,在充分利用两种练习上的互补的同时,也必须向练习者说明动作上的差异,以免练习者混淆概念

2、辅助于快速跺脚听信号启动,强化步频练习

本练习的设计,有更明显区分百米跑技术环节、形成正确技术概念的帮助,但也得对百米跑步频须加以辅助练习。

名校的化学结题报告沙市第七中学 肖依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zhzg4vvxn6tzp833x7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