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两族人民尊敬。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13. 材料题: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 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 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 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3)因素:唐朝统一强盛,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日本当时落后,政府、民间都重视向先进国家学习;中日之间海上交通技术的完善.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我们可以判断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寻求佛法(或佛经)。
(2)依据所学可知,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后,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
(3)依据材料二是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玄奘西游就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这些都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
(4)开放性的问题,考查的是玄奘的精神,玄奘西游求学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
14. 材料一 “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
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日本学者井上清《日本历史》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遣唐使通过友好访问或是留学长安,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他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可以总结出中国在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影响了日本。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唐朝统一强盛,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日本当时落后,政府、民间都重视向先进国家学习;中日之间海上交通技术的完善等。 点睛:唐朝时期十一注重对外开放的时期,这个时期除考查遣唐使外,还会考查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奘西行至天竺等中外交往的史实,对于今天我们的对外开放有着深刻的启示认识。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