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

作者:蔡明忠

来源:《地理教育》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侧重探讨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的作用、方式和应关注的问题,让师生的生活与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高效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基础知识。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成果;课堂教学资源;实践探索

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对积累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加以选择、改编和利用,从而赋予日常生活以课程的意义,让现实生活素材补充、丰富、具体化现有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一、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成果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晶,将其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构建开放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感受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构建开放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观强调“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还包括来源于发展中的地理学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学生自身经验与地理学习活动本身[1]。”要想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亲身体验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学习素材,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时,可利用“东山县老年生活调查”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就医难、出行难、赡养难等问题,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老人们的期盼等信息,让学生借助本县老年人的生活实景,了解当前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2.帮助理解教材观点

学习内容若能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相关联,能被学生的经验所覆盖,就能使抽象的教材观点融入学生的经验之中并被其理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是从具体的生产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来的,教学中可利用研究性学习成果创设学习情境,让研究性学习成果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依托自己的活动体验领悟和感知文本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中“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说明市场和

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zs623pmyh0vngk58yua7wp9920czo00zx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