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型实验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完全变质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为确定其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已完全变质的干燥剂成分是什么? 【猜想】猜想Ⅰ:Ca(OH)2; 猜想Ⅱ:Ca(OH)2和 CaCO3; 猜想Ⅲ:CaCO3。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于是小莉认为没有CaCO3,小晶却不同意小莉的结论,理由是 。
(2)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表中的方案,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反思】
(1)步骤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生石灰变质过程可简述为:生石灰吸收 变成熟石灰,熟石灰吸收 变成碳酸钙。
2.某同学发现,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同学:该溶液没有变质,含有NaOH; B同学:该溶液全部变质,含有Na2CO3; C同学:溶液部分变质,含有NaOH和Na2CO3。
【查阅资料】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1) 。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2) (填化学式),观察到有(3) 产生,待不反应后,继续滴加(4) ,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C同学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时,一般先(5) ,再(6) ,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3.碳酸钠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A试管中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 性。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说明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 (3)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分析讨论】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实验验证】为检验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 :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请你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 。 A.酚酞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