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作者:温伟标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32期
摘要: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心日渐由“知识的习得”转向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教师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高中阶段既是学生从青少年迈向成年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思想政治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内容以公民教育为主,包含多个要素,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理性批判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的中国公民。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计、目标调整,还是学业评价,教师都要以核心素养为主线,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一、课前时政演讲,增强政治认同
当前高中生面临多元思想的冲击,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再加之其正处于思想政治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但由于缺乏对各种事件和观点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极易被错误思想所误导,进而产生错误的政治认同。鉴于此,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正式教学内容讲授前的三到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以便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营造活跃、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我通常利用课堂授课正式开始之前的三到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例如,在教学《征税和纳税》这一框题之前,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之相关的时政要闻,并融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道理,用独特的视角点评时政要闻,或激情高昂、或饱含忧患;或愤世嫉俗,或真诚渴望。在这里,既有思维的火花,又有激情的碰撞,亦有会心的微笑与共鸣。如此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而且还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理性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