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7、8、9乘法口诀,能用该口诀求商。 2、探究除法计算技巧,掌握除法基本规律。 3、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使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策略):
1、 国旗导出五角星,让学生动手画,做到手脑并用,激发学习兴趣。 2、 多学,多练,多做,熟练实行求商计算。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对除法计算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4、 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综合水平 ,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3×5= 7×9= 5×7= 9×4= 7×3=
6×9= 9×5= 8×8= 6×7= 7×8=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5÷5= 15÷5= 18÷6=
4、导入:以前我们学了1--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 二、 互动探究:
大家请看我们的国旗(出示图片),在国旗上有什么图形?
1、 观察发现国旗中的图形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看看在国旗上的图形像什么? 生: 是五颗五角星,像天上的星星。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比喻的也很形象。 2、提出数学问题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十颗星星,能做几面国旗呢? 生: 两面
师: 回答的很准确,那给你们64颗星星,摆成一队一队的,每队8颗星星,能摆成几队? 3、动手画星星,解决 数学 问题
师:请在你们的草稿纸上画出来。 生: 8队
师: 那给你们56颗星星,摆成一队一队的,每队8颗星星,能摆成几队? 生: 7对
师:同学们回答很准确。 4、 进入主题
给你们64颗星星,摆成一队一队的,每队8颗星星,能摆成8队 给你们56颗星星,摆成一队一队的,每队8颗星星,能摆成7队 师:今天进入我们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64÷8=8 56÷8=7 发现规律了没有? 生:乘法口诀反过来。
师:恩,对,下面用7、8、9的乘法口诀做一下 63÷9= 72÷8= 49÷7= 81÷9= 三 展示交流:
1、 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计算这些算式(64÷8、56÷7、49÷7、81÷9), 分别用的是几的 乘法口诀? 生:用7、8、9的乘法口诀
师: 看来我们用乘法口诀能够又快又准的 计算除法算式, 那么谁来总结一下 计算除法算式 的方法。同学们能想到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非常好! 2、总结 反思
师: 通过这节 课,同学们够有很多收获,学习到了更难的求商运算,学到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四、巩固提升
1、给你63元钱买鱼,一斤鱼7元钱,你们能买到几斤鱼回来? 2、操场上有28根木头,每人拿走4根,多少个人才能拿完? 3、给你们35颗星星做国旗,能做多少面? 五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六 板书设计:
63÷9= 72÷8= 49÷7= 81÷9=
64÷8= 56÷7= 27÷9= 36÷9= 教后反思: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现在的教育关系这他们以后学习的成功,关系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乐意学习,活跃课堂气氛,适当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做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该年龄段的学生智力水平,不能太难,不然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太容易,不然起不到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来说之应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教师对课堂一定要起到主导作用,主导该堂课的进展快慢,不能够将主导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年龄还小,自制力还很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做到首脑并用,提升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听课效果,改善提升注意力的集中水准,满足该年龄段学生对图形
的热爱,好动的天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自由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探索,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觉。
其次,创设动手环节,展示学生的动手水平。让学生适当的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使学生贪玩好动的天性得到部分释放和满足,体验天性在学习中的快乐和协助,在快乐当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明白数学取材于生活,总结了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从而反馈于生活。特别是在“巩固练习促内化”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讨论、交流算式间的联系时,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彼此相互解释、思考、交流,在观点分享和碰撞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适时夸奖。让学生在丰富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交流中,明白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巧。
最后,活学活用,回归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数学的存有;生活中处处洋溢着数学的气息,数学知识是无数前辈辛辛苦苦从生活中总结而来,持续思考、演算出来的科学规律。在案例中,教师要持续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做到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强大魅力,注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崇拜之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深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对于一堂好课,精心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得教师很好的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活学活用,让生活走进教师,让生活的素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