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花卉进口总额的4 3 % ,比上年增长4.5 % 。进口主要来源国和地区中荷兰 约占进口种球总额的90 %,其次智利、新西兰,品种主要是风信子、百合、郁金香和唐菖蒲,云南和北京是种球进口的主要省市, 进口额约占全国种球进口额的79%,广东、浙江和上海亦有进口。
鲜切花。进口主要来自泰国、荷兰和新西兰,泰国占98%,以兰花为主,从荷兰进口的鲜切花品种较多,但以月季鲜切花为主,北京和上海约占全国鲜切花进口 额的3 9 % 和 3 5% , 其次是广东和云南。 3.3.2 从花博会看我国花卉业
2009年9月25日第七届花博会在北京顺义举行,这是我国花卉业发展的一次全面展示,专家的评论认为,能够全面地反映全国各省市区的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并且充分地体现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例如。广东的观叶植物,河北的果树盆景,山东、河南的牡丹,辽宁、云南的切花,东三省的君子兰,长江流域省份的盆景等,通过花博会的展示可以认识到:我国花卉技术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杂交和野生的花卉新品种,如海南的兰花、 东北的君子兰和云南的月季、非洲菊新品种等都是新选育出来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产品及中国特色花文化得到了全面提升。如开封的传统艺菊、丹东的造型杜鹃、内蒙的干花工艺、黑龙江的压花、山东和河南的牡丹等,在外国展会上不可能找到的,他们是真正的“中国制造”,也是中国花卉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国现代花卉产业日益成熟。过去高质量的花卉产品多数来自外资企业或者进口的状况正在改变。我国花卉生产企业已完全可以生产出与进口产品质量不相上下的红掌、凤梨等大宗盆花和月季、香石竹等大宗切花产品;花卉业的科技含量明显增高。如花期调控技术,山东和河南的催花牡丹技术含量高,花期调控准确,花叶同放,品种丰富,又如北京的春花木本植物榆叶梅、海棠、迎春、连翘等都如期开放。这些只有在掌握了相当的科技手段和实践后才能实现。浙江等省份的苗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准,品种新、质量好。河北的果树盆景与传统产品相比,质量也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但是花博会也发现,中国花卉产业能够得到大众喜欢并且能够批量生产的花卉新品种数量还比较小,这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