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6:43: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8七下·扬州期中)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上。 C . 我拿到了精美的最新一期的《树人苑》,其中有一篇题为“远方”的小诗打动了我。D . 春天的瘦西湖百花争妍: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我不禁沉醉其中。

2. (2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爸爸最近喜欢上了文档编辑,有疑难常常不耻下问 , 我总是会耐心跟他解答。 B . 校运会将在下周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级争光。 C .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 ,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D . 超市经理对防火问题,总不以为然 , 一旦火灾发生可就后悔莫及。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wō ________ ________ 干瘪 驳船 ________行 胚芽 纤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uì ráo 挣脱

簇新

迷惘

________洞

富________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

(2017

·

第 1 页 共 9 页

yū ________滩

)

(1) 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 月下飞天镜,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名著阅读训练

(1)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中提到的药引有哪些? (2) 小说《骆驼祥子》的题目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班上开展“到民间采风去”活动,你作为班级一员,请和同学一起完成以下活动。 (1)

班上同学通过走上街头发现,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似乎以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为荣,他们甚至认为,过西方的节日能够让 他们看起来“更洋气”“更有面子”,为此,班里同学围绕着“你是否支持过西方节日”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你也参与其中,并支持“中国人不应过西方节 日”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民风民俗就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你在采风过程中,发现在我们的家乡就有很多节日风俗含义深广,请你以某个传统节日为例,说说其中某些风俗所蕴含的意义。

(3)

你在南湖公园、抱石公园等地看到有一些戏台班子在演唱传统戏曲,但仔细观察发现,,观众中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你从中似乎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危机,你想向有关部门提几条让传统文化走出危机的好点子,那就拿出笔把它写出来吧!

第 2 页 共 9 页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7. (7分) 阅读《登飞来峰》,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本诗前两句写景,通过 的手法,以塔之高和想像中鸡鸣见日升的雄奇景色,写出了 ,为后面议论抒情铺垫。

(2)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请将此两句与本诗进行比照,结合作者的生平,选择对本诗后两句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 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

B . 三个“浮云”都指奸佞之臣,但本诗中,“浮云”还具体指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 使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表现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D . 诗句的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因为身在最高,所以不畏浮云”,这是倒 装句式,这样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决心。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8. (13分) (2017九上·广丰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第 3 页 共 9 页

己巳之难② , 英宗既北狩③ , 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活之/无路 B . 举朝/仓皇失措 C .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 . 说/田间事甚悉 (2) 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①案________ ②恐________ ③谢________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②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4) 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9. (20分) (2012·绥化) 阅读《捕捉空中之水》一文,回答问题。

第 4 页 共 9 页

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当网的大小为4×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水被吸附后,采取物理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目前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成为雨滴,降到地面。 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8期 有删改) (1)

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第 5 页 共 9 页

(3)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④段划线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4)

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出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 10. (20分) (2018·娄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第 6 页 共 9 页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再数数。”

?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2) 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 选文第?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4) 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八上·金华期中) 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

3、答案:略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4、答案:略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5、答案:略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答案:略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7、答案:略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答案:略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答案:略 10、答案:略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答案:略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4qj915w91cf865breu5a66i6tmib010x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