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高考》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五年高考真题第三部分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2:1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该题为措施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应该如何进行文艺表演。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正确。从干肢关系看,题干强调了由于创新使同一歌曲,在不同时代同样得到人们的喜爱。这说明①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10.[2014·天津文综,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1)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运用的是《文化生活》知识,题型为启示类非选择题。“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应怎么办。“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明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说明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也说明必须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答案 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2014·山东文综,30,4分)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解析 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举措,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D符合题意,故选D。A不准确,农村通俗文化不一定是腐朽文化,不应该一律抵制。B错,对于农村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排除C。 答案 D

2.(2011·安徽文综,7,4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该题为意义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题肢判断:②本身错误,不选,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不起主导性作用; ①③④本身正确。从干肢关系看,题干中的纪念活动说明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3.[2014·四川文综,14(2),12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解析 解答本题,要学会逐层分析材料,然后分别找出体现的答案要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体现了培育良好文化环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挖掘红色文化……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说明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答案 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④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4.[2014·福建文综,39(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

丽的色彩。

材料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重要成果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用文化生活模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分析材料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展、创新,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进行创新。

答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5.[2015·广东文综,37(2),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

《大高考》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五年高考真题第三部分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9z23cf2i8wrp7230mk0mq5e7eayt017y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