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集美公务员面试热点:短视频乱象:互联网治理新
挑战
【热点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正不断开创新的局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移动互联网新生事物出现的短视频,呈现出流量与自律的主要矛盾,相应的监管出现了新的问题,互联网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短视频,监管和责任不能“短”》 陈凌)
【命题模拟】
当前,短视频行业以“短”为长、收益颇丰,成为热门的互联网应用类型。但“片段之短”未必意味着“损害之微”,自兴起以来短视频发展迅猛也给互联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1.概括提炼话题,表明观点。
短视频自出现以来就凭借趣味性、互动性、娱乐性迅速爆红,闲时“刷一刷”、偶尔“看一看”、随手“拍一拍”等等已成为年轻人为主群体的日常生活。但因为发展之快出现了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规范。
2.结合实际,展开辩证分析。 (1)分析其积极意义。
①短视频参差多态、信息量大、趣味性强的内容,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能拓展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打开兴趣和知识的大门。
②通过各大科普短视频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满足创作、社交需求的同时引导理性的社会心态。
③短视频依靠巨大的流量红利,也可以开放商品链接通过网红带货促进经济发展进步。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危害
问题:①内容良莠不齐,侵权售假不断。注意力经济驱使下,为争夺利润不少平台利用用户的猎奇心理,不惜侵犯内容版权,放任不良内容制作和上传如直播暴饮暴食、生吃异物、暴力、色情等,监管压力剧增。
②内容制作门槛低,平台审核有欠缺。用户上传视频自由,没有太多门槛,导致海量输入把关困难,互联网在抓取短视频画面的内容较难抓取和辨别。
③公众监督不足,社会监督乏力。短视频作为开放的公众舆论场,既缺乏主客体监督机制,也很难有效管控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的用户。
危害:①低俗泛娱乐化内容侵蚀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为主的群体会造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误导,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②盲目从众的模仿造成现实伤害。盲目跟风一些非理智行为,造成行为失范,容易造成身心直接伤害。
③个性化推荐引发信息孤岛效应。过分顺应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算法推介来推送信息,会限制自身知识广度和视野,削弱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3.谈对策
(1)平台加强账号管理。在源头升级审核标准,限制注册使用最小年龄,过程推进实名制和黑名单制度,规定用户通过上传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对于出现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作出警告、限制、黑名单强制禁止用户使用相关功能。
(2)公众提升媒介素养。应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将教育内容和公益广告嵌入到主要的短视频入口界面上,把与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相关的内容故事化形象化或做成网络游戏不断提升明辨是非观的本领。
(3)管理部门健全监督举报机制。发动手机端或PC端观看短视频的网民协助监管,设置相应的举报途径如后台链接、邮箱、热线或投诉受理部门等渠道上诉举报,及时处理网民反映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