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一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半亩:形容池塘之小。 方塘:方形的水塘。
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意谓半亩方 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此句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共徘徊:指都在如镜的水中来回闪动荡漾。 渠:它,指方塘。
活水:指流动不息的水。这句是回答前句的 源头不断流来。
古诗今译:
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来回游荡。 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 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赏析:朱熹(1130 —1200),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晚号晦翁。古徽州婺源县(今 属江西)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 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博的学者, 心主义体系。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 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 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
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 不断从读
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 才能使
人只有经常开
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 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 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魏晋以来儒、佛、道、
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融於一炉,建立起一个庞大 的客观唯
它怎么
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
问”说是塘水清澈,能映照万物是因为活水从
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
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
这
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 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 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
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 就得不 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
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
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