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2 10:36: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东北育才高中部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孔子和孟子在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后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儒者 A. 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B. 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 C. 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D. 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体现了儒学积极入世、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重构伦理道德,排除A;材料信息与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了儒学高度社会责任感,并非急攻近利,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太学 A. 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 B. 是国家最高学府 C. 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 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

舆论监督政治、官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3.隋唐以来,士人以“科第为先”,官员“耻于为末”,但到了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逐渐抛弃了“重本轻末”的传统观念,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甚至出现“无官不贾”的局面,这种现象 A. 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B. 反映理学的价值观被彻底否定 C. 容易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 D. 表明世人改变了对商人的看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加入到经商大潮中,出现“无官不贾”的局面,官员经商,将会破坏市场公平、自由的基础,将会侵犯更多人的私权利,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故C正确,A错误;B项中“彻底”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反映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无法体现世人对商人的看法,排除D。

4.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

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

5.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外藩……钱对答二 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6.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 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B. 五四运动促成共产党的成立

C. 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 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可知,国民党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故D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1921年共产党成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民党组织涣散,排除C。

7.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实征农业税 时段 农业实产量 合计 经济恢复时期 “一五”时期 “二五”时期 1963—1965年

A. 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出下降趋势 B. “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 “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左”倾错误已现 D. 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表明“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二五”时期是1958一1962年,1958年出

农业税(正税)占实正税 443.88 847.45 745.66 333.42 附加 50.66 85.76 87.66 40.60 合计 13.00 11.60 11.90 7.50 际产量% 11.70 10.60 10.70 6.70 3806.05 8017.80 6983.20 5004.50 494.54 933.21 833.32 374.02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14t0v9d45o77k30e8m0fvqu4yw9b00pc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