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 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 特点.
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 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 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 . 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 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 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 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 注重学习它的 形
成,风格的演变, 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 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 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 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 注重极具强 烈的
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 .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 . 歌颂 生命,并借物抒情 . 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 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
1.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
意花鸟画的不同。
1. 自然界中的动物
2. 自然界中的植物
3. 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 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 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
发展阶段:
1.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 中 国 画 以 花 草 . 竹 石 鸟 兽 虫 鱼 为 题 材 的 作 品 都 属 于 花 鸟 画 范 畴。它 是 以 动 植 物 为主 要 描 绘 对 象 的 中 国 画 传 统 画科。
2.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 向天”和
“四君子画” (梅. 兰. 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 遣兴抒怀” 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
手法。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 而是集中 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 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间接地反映社会 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栩栩如生”是最终 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 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 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 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 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 属工笔花鸟画, 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 )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 .泼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 .白描花 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 画在彩陶上的鸟 .鱼. 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 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 画《双鸦 栖树图》,是已
知最早的独幅花 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 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经唐. 五代. 北宋完全发展成熟, 唐初画鹤 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 . 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其间出现 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 . 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 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四)花鸟画发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钟情 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还善于表现运动中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五)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 兰. 竹. 菊)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明代 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 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意的笔势, 从而赋予画面更多 的生动性。 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 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 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形成了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 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写意花鸟欣赏
徐渭,字文长。不幸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混乱 . 腐败的社会激愤不满,他以 犀利的笔墨,用揶揄讽刺,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笔调发泄心头的激 愤。他不拘程式,用笔恣肆狂放, 泼墨汪洋淋漓,作品透出 “不求形似求生韵” 的意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法,说明了当时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一 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杂花图》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 . 树木十三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丰润的牡丹 .淋漓的荷叶 .皎洁的白莲 .孤傲的秋菊 .厚实的石榴 .挺俏的梅花 .萧 疏的竹叶,疏疏密密 . 虚虚实实 . 浓浓淡淡 . 轻轻重重所形成的墨的旋律,使人心 旷神怡。
*画家生平: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的灭亡,抱着愤
世嫉 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 七十五岁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 一批大家巨匠,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人” ,笔形似“哭之”或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自右下向左 上斜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