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号位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封座 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密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号第I卷(选择题)
不场考
一、单选题
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它就做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是可以不变的 装 号证C.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与其运动轨迹无关 考准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可以是恒定的
只 2.如图所示,将铅笔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用细线悬吊着,细线呈竖直 状态,则铅笔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卷 名
姓A.2 B.3 C.4 D.5
此 3.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 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
级班
1
A.一定不变 B.一定变小 C.一定变大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4.如图所示,甲、乙两运动员从水速恒定的河两岸A、B处同时下水游泳,A在B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为了在河中尽快相遇,两人游泳的方向应为( )
A.甲、乙都沿A、B连线方向 B.甲、乙都沿A、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 C.甲、乙都沿A、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
D.甲沿A、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乙沿A、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
5.身体素质拓展训练中,人从竖直墙壁的顶点A沿光滑杆自由下滑到倾斜的木板上(人可看作质点),若木板的倾斜角不同,人沿着三条不同路径AB、AC、AD滑到木板上的时间分别为t1、t2、t3,若已知AB、AC、AD与板的夹角分别为70o、90o和105o,则( )
A.t1>t2>t3 B.t1 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 t 随 v 变化的函数关系( ) A. B. C. D. 7.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固定在放于粗糙水平面的物块M 上,当物块处在O处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将物块拉至P点后释放,则物块从P点返回O处的过程中( ) A.物块的速度不断增大,而加速度不断减小 B.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而加速度先减后增 C.物块的速度不断减小,而加速度不断增大 D.物块的速度先增后减,而加速度不断减小 8.以下短文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离开地 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的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的回答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二、多选题 2 9.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栓接两个小球a、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栓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竖直墙壁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60°,弹簧竖直,已 知两小球的质量都为2kg,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外力F的大小为 B.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0N C.剪断上端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 D.剪断上端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仍为0 10.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和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上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连接,已知直杆两端固定,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θ=60°,直杆上C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C点到定滑轮O1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设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物块沿杆下滑距离也为L时(图中D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一定大于mg B.小球下降最大距离为L??3??1??2?? ? C.小物块在D处的速度与小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小物块在D处的速度与小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3 11.如图,光滑水平直面上,n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并排靠在一起,P和Q是其中某两相邻物块.当用力推动最右的物块,使整体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P和Q间的弹力大小为F;当用力推动最左的物块,使整体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P和Q间的弹力大小仍为F.则n的取值可能为( ) A.8 B.10 C.16 D.18 1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块放在质量为3 kg木板的最右端,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给木板水平向右的力F,则( ) A.当F≥15 N时,物块、木板发生相对滑动 B.当F=21 N时,物块的加速度为2 m/s2 C.当F≥30 N时,物块、木板才会发生相对滑动 D.当F=33 N时,物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5 m/s2 、6 m/s2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而设计的滑轮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绳子不可伸长,已知左侧托盘及砝码质量为m1,右侧托盘及砝码质量为m2,且m1>m2,现由静止释放左侧托盘,测量系统加速度。然后改变m1 、m2质量,重复实验多次。 3 (1)该同学利用图示实验装置求得左侧托盘及砝码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_(用字母m1、m2及g表示) (2)该同学认为,只要保持_____________不变,即可得出m1、m2系统的加速度与系统的合外力成正比;只要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即可得出m1、m2系统的加速度与系统的总质量成反比。 14.“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________(填“①”或者“②”)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2)在轨道为斜面情况下,轨道倾斜的角度为θ=370,则小车与轨道面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已知sin 37°=0.6,cos 37°=0.8)。 (3)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1=_________N. (4)图b中,拉力F较大时,a— 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四、解答题 15.放风筝是春天时大人、小孩都爱玩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 手上牵着线拉着风筝迎风向前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有一小朋友将一只重为7N的风筝放飞到一定的高度后,便拉住线的下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跑动,线恰能与水平面成370角保持不变,这时小朋友拉住线的力为15N,求此时风筝所受到的风力大小和方向。( ) 16.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m=3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不变,g=10m/s2,求: (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发小f; (2)小球在4s末的速度v及此时离抛出点的高度h。 17.如图所示,在距地面2l高空A处以水平初速度 投掷飞镖,在与A点水 平距离为l的水平地面上的B点有一个气球,选择适当时机让气球以速度 匀速上 升,在升空过程中被飞镖击中.飞镖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在计算过程中可将飞镖和气球视为质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飞镖是以多大的速度击中气球的? (2)掷飞镖和放气球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应为多少? 18.质量为M、长为 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的不可伸长且光滑 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4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1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11.5m,以速度v=7.5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释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将滑块放到传送带的同时,对滑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5N、方向与水平面成θ=370的拉力,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sin37°=0.6,cos37°=0.8。求滑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 (1)滑块运动的时间; (2)滑块相对传送带滑过的路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