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课程重点知识树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1、了解民法的相关概念
(1)民法;(2)形式上的民法;(3)实质上的民法;(4)广义的民法;(5)狭义的民法;(6)民法学。 2、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理解:(1)平等主体;(2)财产关系;(3)人身关系。
领会:(1)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2)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 3、我国民法的渊源
了解:(1)民法的渊源;(2)我国民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4、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
领会:(1)我国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我国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3)我国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和领会民法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和诚实作用原则,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本章为了解内容。
第四章公民(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理解掌握:(1)民事权利能力;(2)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理解记忆:(1)民事行为能力;(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4)无民事行为能力。
掌握和应用:(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2)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 3、监护与公民的住所
理解:(1)监护:(2)住所。
理解和掌握:(1)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2)为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设立监护人;(3)监护人的职责;(4)公民的住所确定。 4、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理解记忆:(1)宣告失踪;(2)宣告死亡。
理解和掌握:(1)宣告失踪的条件;(2)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3)失踪宣告的撤销;(4)宣告死亡的条件;(5)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6)死亡宣告的撤销。 5、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了解和领会:(1)个体工商户的特征与法律地位;(2)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特征与法律地位。
6、个人合伙。
了解领会:(1)个人合伙的特征;(2)合伙的加入、退伙和终止。
第五章法人
了解法人的概念
领会:(1)法人的特征;(2)法人制度的意义。
第六章物
本章内容以了解为主。
理解和领会:(1)区分动产和不动产的法律意义;(2)区分特定物和种类物的法律意义。
理解记忆:(1)货币;(2)有价证券。
第七章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理解记忆:(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3)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4)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5)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领会:区分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的意义。 3、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和有效条件
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推定形式和默示形式。
应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4、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理解记忆:(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2)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3)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4)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期限的种类。 领会: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的法律要求。 5、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理解记忆:(1)无效的民事行为;(2)可撤销民事行为。 领会:(1)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2)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掌握和应用:(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的确认;(2)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的确认;(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
第八章代理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记忆:代理。 领会:代理的特征。
应用:比较代理与中证人、居间人和传达人的区别。 2、代理的种类和代理权的行使
理解记忆:(1)法定代理;(2)委托代理;(3)授权委托书;(4)指定代理;(5)复代理;(6)表见代理。 3、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滥用
理解记忆:(1)无权代理;(2)代理权的滥用。
领会:无权代理三种表现形式。
掌握和应用:(1)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及责任归属;(2)滥用代理权的表现及其责任承担。
4、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领会:代理中的连带责任及其具体表现。 5、代理权的终止
领会: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终止的原因。
第九章期限、时效
1、期限
理解记忆:(1)期限;(2)法定期限;(3)指定期限;(4)意定期限;(5)期日;(6)期间。
领会:期限的计算方法。 2、诉讼时效的概念与特征
识记:(1)时效;(2)占有时效;(3)诉讼时效;(4)除斥期间。 领会:(1)诉讼时效的特征;(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3、诉讼时效的种类
识记:(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应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适用。 4、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
识记:(1)诉讼时效开始的法律标准;(2)几种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开始的起算点;(3)诉讼时效中止;(4)诉讼时效中断;(5)诉讼时效的延长。
领会:(1)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和后果;(2)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后果。
应用:比较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
第二编物权 第十章物权概述
本章内容以了解和理解为主 1、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理解记忆:物权
领会:(1)物权的特征;(2)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与区别;(3)物权的优先效力;(4)物权的追及效力。 2、物权的种类
理解记忆:(1)自物权;(2)他物权;(3)用益物权;(4)担保物权。 领会: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
第十一章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记忆:财产所有权。 领会: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2、财产所有权的权能
理解记忆:(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合法占有、不法占有;(3)善意占有;(4)天然孳息、法定孳息。 3、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理解:(1)原始取得;(2)继受取得。
领会:(1)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2)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4、财产所有权的行使
领会:(1)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方式;(2)对行使所有权的限制。 5、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理解和掌握:善意取得。
领会:(1)善意取得的要件;(2)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6、财产所有权的种类
了解:(1)国家所有权;(2)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3)社会团体所有权;(4)公民个人所有权。
第十二章财产共有
1、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记忆:共有。 领会:共有的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