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教学
22、人物描写一组之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执教:寮仔分教点 苏玲玲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课前热身,教师描绘一个名著中人物形象,学生迅速抢答。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于我国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出示《儒林外史》书本的封面)儒林,就是众多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 谁来读读。
3、释“监生”,纠正多音字“监”的读音:jiān (监考)(监督)/ jiàn (监生) 4、了解严监生的富有,并引导学生想象一个有钱人,临死前他会怎样?(生答)
5、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利用上下文或注释理解不懂的字词。 2、学生朗读字词,正音,完成词语练习。
出示:严监生、一声不倒一声、总不得断气、诸亲六眷、郎中、哥子、挑掉一茎、登时 3、师:严监生的临死前是什么情形?找出写他临死前的句子。用一个词来概括。(指名答) 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着一声,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4、品读句子,这么严重的病情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表现?他伸着的指头是要交代些什么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表格。
(生默读勾画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亲人 银子 舅爷 两茎灯草) 5、师:请一位同学根据板书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生答)
严监生奄奄一息之际,还惦记着两根灯草,伸出两手指头提示大家要挑掉灯芯,诸亲六眷以为是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只有赵氏明白她的心意,挑掉灯芯后,严监生才死去。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一)举一 ——抓关键词语,展开想象
1、师:要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性格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神态、动作或者语言揣摩出来。现在我们要了解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从哪里入手?(生答:动作、神态等)
2、师:我们再一次细读课文,找出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通过严监生的神情、动作揣摩他的内心世界,完全明白了他的心思,一定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人物。(生答动作,并板书) 出示: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教学
3、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严监生的内心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4、师:我们只要抓住了这段话中的关键动词,走进了严监生的内心,就能他心里想说的话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了。可是这样一个有钱的人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看一段小资料:
严监生拼命地节制生活费用,从不舍得吃一口肉。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买药吃……
5、师:读到这里,你们觉得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答)(板书:守财奴 吝啬鬼) (二)反三 ——选择一处,想象写话
1、师:这样的守财奴,临死前念念不忘他的两茎灯草,继续伸着他的两个手指。请女同学朗读大屏幕的上部分内容。(朗读强调“狠狠摇”“越发指得紧”。并板书) 2、师:请男生朗读。(朗读强调“闭眼摇”“指着不动”。并板书)
3、作者可了不起,就是一个摇头,分为“摇了摇”,“狠狠摇”到“闭眼摇”不同的描写,关于两个手指头描写也有变化,从“伸出手指头”到“指得紧”到“指着不动”,我们可以体会到严监生的什么心情?(生:越来越着急。越来越生气。越来越失望。) 4、小练笔:请同学们,用抓关键动词的方法,选择一处写一段他的心理活动。
出示: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后,他的表现?生答。一茎灯草不挑,两根手指不倒!严监生果然是什么样的人?
(三)体会表达,感情朗读
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指名作答。板书:神态、动作)
多么高明的作家呀!对于一个奄奄一息的人,作者准确地抓住了他动作上的微妙变化,一个鲜活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师:“两个手指头”这传神的一笔,有着极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这个视金钱重于性命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这堂课的学习马上进入尾声。最后我们再来一次猜一猜游戏。
猜一猜:这么一个吝啬的人 ,他的大老婆得了重病了,他愿意花大钱为她治病吗?大老婆病死了,他愿意花钱大办丧事吗?他的哥哥犯了事,逃了,知县到家里抓人,他会花钱消灾吗? 师:这一切的一切,显得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课后都去看看《儒林外史》,走进这部名著,走进这个内心复杂的可悲吝啬鬼。 五、布置作业:1、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 2、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六、板书: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指头 亲人 摇了摇 银子 狠狠摇 吝啬鬼 舅爷 闭眼摇 守财奴 两茎灯草 垂下手 (神态、动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