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共产主义新村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5:25: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社教办不仅开展本县的社教活动,还根据孝感地委要求,支援配合其它兄弟县的社教运动。1964年9月,应城县委由县委主要领导高今升带队,组织1010人离职到孝感白沙区开展社教运动。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苏联为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长期冷战中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人民群众不满情绪日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渐渐处于劣势。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攻势日渐猛烈,东欧局势风雨飘摇,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国内政治体制改革失败,国家面临崩溃解体的边缘。社会主义的大旗将倒,举世皆惊,中国也爆发了“六〃四”事件。要不要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时人最大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根据中央精神,全国各地陆续掀起了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高潮。1990年初,时任应城市委书记郭远章在市委常委会上正式提出在我市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简称社教),以统一占全市80%以上人口的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市委还组织专班到辽宁省学习社教工作经验。1990年9月,应城正式成立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办公室,也简称社教办,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社教工作。

当时开展社教工作,主要采取从市直各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工作队、组,深入到各办事处、镇、场、村和企业开展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我市首批共组织370多名干部下基层开展社教活动。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消除思想上的疑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二是完善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9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战斗保垒作用以及村级各组织的作用。

社教工作队进镇、入村后,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通过调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研究社教工作方案。一是培训骨干,分层施教。就是举办培训班,首先选择文化素质、思想觉悟较高的群众进行先期培训,再由这些先进群众骨干在群众中教育群众;二是正面宣传,形式多样。如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演唱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的歌咏比赛;举办社教知识竞赛;通过“算、比、看”,组织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好”讨论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群众都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此时的社教工作虽然是以思想教育为主题,以安定民心、稳定国策为指导思想,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社教工作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仍然是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应城随后几年社教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1991年,社教工作队的主要任务:一是“两清理”(清理镇村财务、清理农村政策落实情况);二是帮助驻点镇、村搞好公粮征缴、计划生育、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三是帮助驻点镇、村发展集体经济,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等。

根据市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物出主意”的要求,各社教工作队、组在按要求努力完成各自驻点工作任务的同时,其所在单位都各尽所能,捐钱捐物加快驻点镇、村建设。

这一阶段的社教工作,有两个显著成绩值得肯定:一是实施“两

10

清理”,首次将分田到户后村级财务这个管理死角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轨道,堵塞了村干部腐败的源头,缓解了农村干群关系;二是为市直部门帮扶农村经济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后来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组织与管理上均沿习了社教工作的一套工作管理机制。

1994年,社教工作的重点全面转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应城小康办成立,小康办取代了社教办。

四、 帮助农民奔小康

1994年,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帮助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致富奔小康,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应城市成立小康建设办公室(简称小康办),指导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小康社会建设。

我市首批共抽调干部420人(市直297人,镇直123人),组成8个工作队、132个工作组,进驻三合、天鹅、黄滩、义和、陈河、杨河、田店、城北8个镇(办事处)263个村开展小康建设帮扶工作。根据市委要求,小康工作队员必须与单位工作脱钩,全力投入驻点村小康建设工作。市委组织专班根据工作目标责任,对各工作队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

小康工作队驻村后,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一是调查摸底,对驻点村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驻点村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利用部门优势或其他有利条件选择一至二个建设项目帮扶驻点村,重点突破。三是指导和帮助驻点村搞好其他中心工作。 对于小康建设工作,市委十分重视与支持。市委主要领导还经常

11

亲自深入各驻点村了解小康建设情况,与小康工作队员们交心谈心,指导工作,鼓舞士气。市委将小康建设工作纳入了对市直各单位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单位对小康工作队员在工作和生活上也给予极大的关心与支持,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无后顾之忧。各派驻单位也倾心尽力为驻点村经济建设献计献策、捐助建设资金,平均每个派驻单位为驻点村捐助建设资金达2万元以上。同时,各派驻单位还组织干部职工为驻点村贫困户、孤寡老人及残疾人捐款捐物,奉献温暖与爱心。

在小康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各驻点村经济建设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是村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日益浓厚,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二是村办企业与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日益雄厚,空壳村逐渐消灭,一批“百万元村”、“千万元村” 逐渐兴起。如东马坊办事处中李村利用毗邻“湖北双环股份有限公司”的地理优势,依托大企业求发展,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1996年,已拥有村办企业8个,个体企业195个,工农业总产值达20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1280万元,实现了向小康村的飞跃。东马坊办事处曹大村在党支部书记曹天伦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大胆开拓,以砖瓦厂为龙头,连续办起了16个企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该村用村的积累修建了学校、福利院、办公楼,打了两口井,使村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1995年,该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20万元,村级集体纯收入102万元。黄滩镇刘垸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过政策引领,村民逐渐兴起了家庭作坊式的粉笔生产。1996年,全村从事

12

从共产主义新村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c2o3i23n2teb88imxi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