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答题(共30分)
1、广播电台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据CSM调查,自2003年3月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收视率明显上升 ,请分析原因。
三、论述题(共40分)
1、请论述电视媒介的优势与局限。
2、谈谈你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四、能力题(共60分)
1、请为下面的消息配一则带标题的短评。(字数在500左右)
材料:关于新闻记者受贿。
2、评《当我的妻子 战斗在防治“非典”前线》
要求:
A、 结合新闻专业知识评析
B、自拟评析文章的标题,把考题“评《当我的妻子 战斗在防治“非典”前线》“作副标题。
C、不少于600字。
厦门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收专业:新闻学考试课程:中国传播史
研究方向: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一、填空(每格3分共30分)
1、中国的印刷品最早出现在. , . 才有活字印刷的报纸.
2、 , 《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报,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形成了 , 三报鼎立的格局,1872年在 , 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是为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
3、1896年夏到“百日维新”期间出现的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以 , 这五家报刊影响最大。 4、《民报》和《新民从报》的论战围绕的四个问题是《民报》和《新民从报》的论战围绕的四个问题《民报》和《新民从报》的论战围绕的四个问题
5、黄远生、范长江、邵飘萍、戈公振、徐保璜的代表作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和第一家广电集团分别是
7、1987年台湾 特派李永得、徐璐两记者到大陆采访,报纸销量激增。
二、名词:(每题5分共30分)
意义、模式、大众传播、热媒介、符号互动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近代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2、简述“五四”时期我国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访业务的改进
3、简述受众对媒体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
4、具体看,实施新闻传播调控有哪几个目的。
四.论述:(每题25分)
1、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喉舌论的继承和发展。
2、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信息主权”这个问题的看法。
2005新闻业务试题
名词:(20分)
长镜头,民生新闻,录音报道,蒙太奇
简答:(每题10分)
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形态和特点。
选择新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论述(30分):
谈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看法
能力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写一篇议论文。(材料是一篇录音采访)
24年前的5月15日,与上海各报报道中国女排赢球信息不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独家新闻“胜利后的补课”(此前中国女排已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请把你今天读了这则录音特写后的想法写成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200字)
2。配评论。(材料是:北京开始流行新童谣)(不少于1000字)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信息主权”这个问题的看法。
06新闻传播基础试题
填空:
1.造纸术的发明史于
到,开始传播的历史
2.年,《遐迩惯珍》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年8月3日,《北华捷报》创刊
《中国教会新报》的前身
3.百日维新期间最有名的5家报纸
4.兴中会,同盟会的机关报分别是
5.黄远生"四能"说
6.1921-1949年间,各个时期的中央日报
7.台湾三家著名报纸
名词解释:
1.拉斯韦尔2.广告3.媒介接近权4.双重偶然性
简答:
1."九一八"前后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2.邓拓的新闻思想
3.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如何统一
4.新闻传播效果意义
论述:
1、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研究
2、共同意义空间的作用,用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加以说明
06新闻实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预测性新闻
2、体验式采访
3、音响
4、切(电视)
5、版面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新闻记者的共同职责是什么?
2、 什么是同期声,同期声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3、 你觉得广播新闻类主持人节目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