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了解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过程与方法
以实际需要为引入点,以问题带动探究,以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总结深入。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将文字设置为不同版式后的版面效果,然后自己归纳出各种混排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共进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安排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 重 点:掌握不同的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难 点: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图文混排的版式 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借助故事情节贯通全文,通过实施一个个生活化的小任务,推动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环境,按照“激情导入――主体探究――小结示范――拓展延伸”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目标。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2. 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的素材资源、文字处理软件 课前准备:
学生从网上邻居或电子教室获取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幻灯片展示《关于宁夏的猜想》两个片段,让同学们有向别人介绍宁夏的现状的想法。
出示《魅力宁夏》作品1和作品2
提出问题:两幅作品其实内容一样,只是图文设置不同。请大家在了解宁夏的同时,从文章的图文搭配效果去对比一下,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好呢?
学生交流两幅作品优劣区别
师小结:尽管两篇文章内容一样,但给我们的感觉却截然不同:首先,文档一就是一篇文字说明,而文档二是文字与图片相互配合,一一对应。也就是说:适合的图片,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主题与文字内涵。其次,文档二中文字与图片的位置结合地比较紧密合理,层次清晰,即不浪费纸张,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过渡:那么如何来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图文混排》(屏幕点课题)
设计意图:
以学生们熟悉的宁夏介绍激情导入,拉近师生关系,通过幻灯片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讲授新内容
1、确定操作工具和方法
师:如何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呢?
学生观察思考(打开《魅力宁夏(任务一)》),交流得出以下观点:
(1) 操作工具:图片工具栏“文字环绕”按钮(也可以用右键提取快捷菜单,查找相应的菜单项,逐步进行设置)
(2) 操作方法:通常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特点:先选中操作对象——选择相关的命令(菜单或工具栏)——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设置,那我们与现在的任务一一对应,就是:“选中图片----选择环绕方式----进行版式设置”。
2、任务二:
请大家打开《魅力宁夏》.doc这篇文档,尝试将已有图片设置成不同的环绕方式。 要求:
(1)将适合的图片安放到合理的位置,使图片充分发挥其衬托说明文字的作用。 (2)尝试使用各种环绕方式,对比效果。完成各版式对比表格的填写
3、任务二:(小结)各版式的对比
师:让我们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儿,顺便理清一下思路:在刚才的实践中,你都用到了哪几种环绕方式呢?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呢?
?图像的默认版式是哪种(嵌入式) ?你都用过哪些环绕方式 ?各种环绕方式之间的差异
师小结:其实,文章的主题不同,对于美的感受因人而宜,决定了版式设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相信现在,你们对不同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都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五种环绕方式的区别:
不同版式对比表格 版式名称
优点 不足 嵌入型 四周型 二者区别: 紧密型 浮于文字上方 衬于文字下方
师生共同总结五种常用版式的区别
小结:版式不同,效果不同,适用场合不同,所以我们在完成一幅作品的设置时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一定要根据主题需要,灵活进行版面的编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相比较而言,技能上的操作容易实现,而对于文章的布局调控能力和不同版式的灵活选择才是考验的关键。
学生设计作品
师生交流: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观察一下各张图片的环绕方式:(师生操作验证)
师小结:实践中,随着作品中图片数量的增多,必然会产生叠加现象,你必须明确自己的追求目标,合理设计层次关系,才能让作品迸发出美丽的光彩。(老师适当演示层次设计方法)
设计意图:
图文混排是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其故事情节又与前面所学有所贯通,学生可以自然地过渡到这一环节,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将难题抛给学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性大大增强,学习效率必是事半功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