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解析】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两极板的电压不变,若将云母介质移出,相对介电常数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所以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距离不变,所以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平行板电容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平衡,要注意正确应用电容的决定式C??rS4πkd、定义式
C?QU,板间场强公式E?。
dU7.【2016·江苏卷】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静电平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方法技巧】掌握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电场强弱的方法以及由电场线的方向比较电势的高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的关系,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的特点,本题重点考查电场的基本性质,考试的热点,每年必考。
8.【2016·天津卷】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答案】D
C.θ减小,E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解析】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根据C?根据Q=CU可知,U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θ减小;根据E??S4πkd可知,C变大,Q一定,则
U?S4πkQC?,Q=CU,,联立可得E?,
d4πkd?S可知Q一定时,E不变;根据U1=Ed1可知P点离下极板的距离不变,E不变,则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不变,
P点的电势不变,则EP不变;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电容器、电场强度、电势及电势能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电容器的动态讨论;首先要知道电容器问题的两种情况: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和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一定;其次要掌握三个基本公式:C??SU,E?,Q=CU;同时记住一个特殊的结
d4?kd论: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时,电容器两板间的场强大小与两板间距无关。
9.【2016·海南卷】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为d,极板与水平面成45°角,上极板带正电。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电容器中靠近下极板处,以初动能Ek0竖直向上射出。不计重力,极板尺寸足够大。若粒子能打到上极板,则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
A.
Ek0Ek02Ek02Ek0
B. C. D. 4qd2qd2qdqd
【答案】B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粒子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和动能定理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处理,要明确当电场强度最大时,是粒子的速度平行与上极板,而不是零。
10.【2016·海南卷】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答案】ABC
【考点定位】等势面、电势能
【名师点睛】本题是轨迹问题,首先要根据弯曲的方向判断出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确定是排斥力还是吸引力。由动能定理分析动能和电势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
11.【2016·浙江卷】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长为0.10 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A和OB两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球接触,棒移开后将悬点OB移到OA点固定。两球接触后分开,平衡时距离
-42为0.12 m。已测得每个小球质量是8.0?10kg,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g?10m/s,静电
力常量k?9.0?109N?m2/C2,则
A.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
B.A球所受的静电力为1.0×10N
-2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8C.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46?10C
D.A、B两球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 【答案】ACD
【解析】两相同的导电小球接触后电荷量均分,故两小球所带电荷量相等,选项A正确;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几何关系,两球分斥开后,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
F?mgtan37o?8.0?10?4?10?0.75N?6.0?10?3N,选项B错误;根据库伦定理有
qAqBq2BF?k2?k2,解得qB?llFl26?10?3?0.122-8?C=46?10C,选项C正确;AB带等量的同9k9?10种电荷,故在A、B两小球连续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 ,选项D正确;故选ACD。 【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名师点睛】此题是关于共点力的平衡及库仑定律的应用问题,是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题目略作改编而成的新试题,只要平时对基础题目理解到位,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就能解答;所以建议我们的同学平时学习要扎扎实实的做好常规题。
12.【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点的电势比P点高
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 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
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 【答案】AB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根据运动轨迹判断合力的方向,再来判断电场力的方向,最后根据运动电荷的电性,就可以判断电场强度的方向,顺着这个思路就可以把这个题目做出来。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