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7:55: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答案】D

【解析】秦始皇建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表现之一,因此南海郡要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并不是郡守的封地,故选D。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答案】B

3、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答案】A

4、下面两幅图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答案】A

5、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A

【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鲁和晋”都是分封制之下的历史产物,本题关键在于是为学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补充一些基本知识点。

6、下列先秦时期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夏 ②东周 ③西周 ④商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②③① 【答案】C

7、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A

8、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认为汉朝制度不成熟、不完善,所以要进行变革 B.汉武帝欲变革制度以传后世 C.汉武帝变更制度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 D.汉武帝认识到出师征伐将劳民伤财 【答案】C

9、在周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对秦国和东方六国的墓葬做了对比:秦国除君王墓葬外均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故选C项。A项和B项知识错误,D项“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太绝对,故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运用比较论证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分封制。

10、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

“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D. 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答案】A

【解析】古代官吏分离,官以科举出身擅长经史辞章,财税经济司法方面却难有所长,只能委之于吏。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常升迁、调防官员,但吏却不升迁、无调防。地方财税经济司法实际上一向都操在吏的手中,吏往往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一旦国家面向财政税收进行改革,就会触及“吏”的根本利益,遭遇巨大阻力。这一状态下的国家组织也很松散,难以形成强大合力,BCD正确。此现象不能反映分封制作为一种制度的实际存在,A不正确。

11、一位史家指出:清朝平定台湾之后,一方面推行治台政策;另一方面也企图湮灭明郑时期的事迹。下列何者最能符合消灭明郑统治纪录的意图?

A.改东宁府名为台湾府 B.移入官兵以分防台湾 C.划界封山以阻隔番汉 D.颁布条例以管理移民 【答案】C

12、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德国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④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A.①③ 【答案】D

13、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 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指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C.陪审法庭 【答案】 D

15、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答案】B

16、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指出:“由于秦始皇完全彻底的改革,中国先秦时代的传统包括各种地方传统遗失大半”。这一“改革”指的是( )

A.灭六国 B.修长城 C.建立大一统体制 D.称“皇帝” 【答案】C

试题分析:为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与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由此判断出这一“改革”统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7、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是因为( ) A、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充任 B、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C、军国大事全凭皇帝一人裁决 D、解决了相权影响皇权的问题 【答案】C

18、如果沿着下图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下列史实你认为可采信的是( )

B.五百人会议 D.公民大会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typ3qxye17c19373fh7l7tx29ybm00g4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