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知识点分析和总结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4 19:37: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特征: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2)种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考点11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多细胞生物需要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才能保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植物体靠植物激素(phytohohormone)调节,动物体则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共同完成,其中神经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方式。现将激素(hormone)、酶和辅酶(包括维生素的衍生物和部分无机盐离子)比较如下(表11-1):

表11-1 激素、酶和辅酶的比较 酶 辅酶 激素 糖的衍生物(维VB族、固醇类、含氮类化学本质 蛋白质和RNA VC)、脂的衍生物(VA、(氨基酸类、多肽VD、VE、VK)、无机盐 类和蛋白质类) 不无机盐来自于外部环植物激素由一定同来源 活细胞合成 境;维生素植物合成,部位产生,动物激点 动物主要来自于食物 素内分泌腺产生 调节代谢、生长发作用 调节代谢 调节代谢 育等生命活动 相1. 都是微量高效类物质 同2. 都具有调节作用 点 二 生长素(auxin)的发现

(一)C.R.Darwin和儿子F.Darwin的实验:1880年,Darwin父子以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一个鞘状结构。胚芽鞘是植物的第1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同时含叶绿体,出土后即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幼苗能独立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 1.向光性现象:(1)实验过程及结果:A组(实验组):单侧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尖端弯向光源生长。B组(对照组):正常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

(2)实验结论: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 (3)提出问题:胚芽鞘的什么部位和弯曲生长有关? 2.向光性研究:(1)实验过程及结果:A组(实验组):切除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尖端后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高度不变。B组(对照组):单侧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尖端弯向光源生长(图11-1)。

图11-1 Darwin向光性研究示意图

(2)实验结论: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3)提出问题: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什么? 3.感光部位研究:(1)实验过程及结果:A组(实验组):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然后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B组(对照组):胚芽鞘中间用锡箔套住,然后

29

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C组(实验组):胚芽鞘基部用锡箔套住,然后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图11-2)。

图11-2 Darwin感光部位研究示意图 (2)实验结论: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尖端

(3)提出问题:尖端是否存在某种导致向光性的物质?

(二)F.W.Went的实验:Darwin感光部位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即:尖端是否存在某种导致向光性的物质?Darwin并未得出结果,1928年荷兰科学家F.W.Went将这一问题研究清楚。 1.实验过程及结果:A组(实验组):切下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组(对照组):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图11-3)。

图11-3 Went实验示意图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但下部,促进下面某个部位的生长。

3.提出问题:(1)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什么?(2)这种物质促进哪个部位的生长? (三)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荷兰科学家F.K?gl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该物质是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并取名生长素。 三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

(一)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的合成不受光照影响,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成熟组织产生量很少。

(二)分布: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三)运输:1.运输方式:由于吲哚乙酸是一种氨基酸—色氨酸的衍生物,所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运输方向:(1)极性运输: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形态学上端是植物的尖端部位,对于茎来说指的是茎尖,对于根来说,指的是根尖。

(2)横向运输:①光照引起的横向运输:Darwin关于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在于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侧→背光侧运输。同时向光侧积累了较多的生长

30

抑制类物质。

Ⅰ.证明运输部位在尖端实验(图11-4):

图11-4 云母片对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的影响示意图 A组(实验组):云母片左右两半部分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直立生长。B组(实验组):云母片不能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弯向光源生长。A组和B组为相互对照关系。 Ⅱ.证明生长素由向光侧→背光侧运输的实验(图11-5):

图11-5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示意图

A、B两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取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从而证明生长素由向光侧→背光侧运输。

②重力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水平放置,重力引起离子分布不均,继而使生长素由茎的背地面向近地面移动。 (四)作用

1.作用部位:根和茎的伸长区、果实等部位。 2.生理作用:(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表现为促进或抑制生长、促进或抑制发芽、抑制或促进落花落果。

①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敏感,单子叶植物不敏感。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就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作除草剂,杀死单子叶植物农田中的双子叶双子叶植物杂草。 ②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表现为根最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图11-6)。

图11-6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对本图的理解:生长素浓度低时,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超过最适浓度,浓度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继续提高浓度,则抑制生长。

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作用两重性常见的例子有:A.根的向地性 植物平放时,根的近地面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根的背地面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B.顶端优势

有芽和根的顶端优势,芽的顶端优势表现为:顶芽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快;侧芽积累了高浓度的生长素,生长受到抑制,而且越是形态学上端,生长素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根和芽的情况相似。

(2)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31

(3)促进果实发育 幼嫩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就是培育无子果实,操作过程是:传粉前人工去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4)防止落花落果 四 其他植物激素

(一)赤霉素 赤霉素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此外,它还有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等作用。

(二)细胞分裂素 一般认为细胞分裂素是在根尖合成的。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和萌发的种子、正在发育的果实),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高。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三)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得较多,在种子和茎等处也可以合成。在将要脱落的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比较多。脱落酸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四)乙烯 一般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乙烯。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比较多。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使器官脱落的作用。 在一箱未成熟的梨中,放入一个成熟的苹果,结果这箱梨很快就成熟了。 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存在于同一株植物体内,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例如,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豌豆幼苗切段的细胞伸长;如果将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则使切段的细胞发生横向扩大。切段中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从而使切段膨大变粗。这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而乙烯对生长素则有抑制作用,生长素与乙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细胞的生长。

考点12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一 体液调节(hormonal regulation)

(一)概念: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活动所进行的调节。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hormone regulation)。 (二)激素(hormone)及激素调节

1.激素的产生: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现将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和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进行比较(表12-1)。

表12-1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分泌物 激素 非激素类液体 结构 无导管 有导管 分泌物作用场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外部环境(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所 淋巴) 子宫、膀胱和体外空间等) 2.激素的化学本质 (1)固醇类激素:包括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口服可以被吸收。

(2)含氮类激素:①氨基酸类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其中肾上腺素注射效果好,甲状腺激素则口服和注射均可。②多肽类激素 和蛋白质类激素没有严格界限,一般说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氨基酸数量少,多数属于多肽类激素。③蛋白质类激素 垂体、胰岛等分泌的激素。 3.激素的生理作用

(1)下丘脑激素a:迄今发现的种类约11种,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AC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2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知识点分析和总结 - 图文 的文档
高中生物知识点分析和总结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yqb8l1xk4m0xd0pdsr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