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刨封边时不允许刨伤夹板表层. 13.2封边厚度方向应刨平光滑,不允许倾斜. 13.3封边刨光厚度方向不允许有戗槎.
13.4刨封边前胶合板面如有胶水印迹,要清除后开刨. (三)、验收标准及方法
执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标准。 (四)、注意事项
1、防止窜角、翘曲、表面磨损。 2、产品保护。
2.1存放得法,防止吸潮腐烂、平稳轻放。 2.2表面整洁,胶水应用湿布抹净。 2.3不得在表面站立或放置重物。 2:木门安装 (一)、质量要求
1:安装位置须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牢固、开关灵活、稳定、顺直严密、无回弹倒翘。 3:小五金安装位置适宜,整齐准确、牢固。
4:木门披水,盖口条,压缝条,密封条安装尺寸一致、平直光滑、结合牢固严密、无缝隙。 (二)、作业内容
1:作业条件
1.1结构工程已完成并经验收完毕,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室内水平线已弹好。
1.2木门框、扇在安装前应检查无窜角、翘扭、弯曲、劈裂、崩缺、
榫槽间结合处无松离、如有上述情况要进行修理。
1.3门框进场后,组织涂料工将框靠墙的一面涂刷防腐涂料,刷油后分类码放平整,底层应垫平、垫高。
1.4门框安装应在砌墙前或室内、外抹灰前进行,门扇安装应在饰面完成后进行。
2:操作工艺
2.1门框安装: 安装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的水平标高和平面位置,按其开启方向,对应编码安放。用通线及线锤作水平和吊直较正,然后用拉条与邻近固定物连接牢靠。
2.2砌墙前安框,应按设计要求在边框装设埋墙铁脚码(磨耳码)。 2.3因受条件限制及其它原因留框洞时:
2.3.1在砌体预留木砖,每边固定点应不少于三处,其间距不大于0.8—0.9m。用木楔将框临时固定在门洞内后,将框用砸扁钉帽的钉钉牢在木砖上,钉帽凹入1—2mm。
2.3.2在砌体不留木砖时,用宽30mm、长80mm、厚1.5—2.0mm直铁脚,先钉固框靠墙一面,与砌体面贴紧,用木楔将框临时固定在门洞后,用射钉枪或钢钉钉牢。
2.3.3安装时应考虑抹灰层厚度,立框时与抹灰外皮平。 3:门扇安装
3.1依照图纸及设计要求确定开启方向和使用小五金,门锁型号规格。
3.2用尺量框内上、中、下尺寸,对应画在门扇上,修刨后先塞入框内校对,如不合适再画线进行修刨直至合适为止。
3.3门扇主挺与框接合部分要刨成斜面,以不影响缝隙为准。
3.4门扇开启后不易碰墙,为固定门扇位置应安装门轧头(止门器或门脚制)。
4:木门小五金的安装
4.1合页铰距门窗上、下端宜取立挺高度的1/10,并避开上、下冒头,安装后应开关灵活。
4.2小五金均应用木螺丝固定,不得用钉子代替。应先用锤打入1/3深度,然后拧紧,严禁打入全部深度。采用硬木时,应先钻2/3深度的孔,孔径为木螺丝直径的0.9倍。
4.3不宜在中冒头与立挺的结合处安装门锁。
4.4木门拉手应位于门高度中点以下,窗拉手距地面以1.5—1.6m为宜,门拉手距地面以0.9—1.05m为宜。
4.5小五金要安装齐全,位置适宜,固定可靠。 (三)、验收标准及方法
执行行业标准 ; (四)、注意事项
1:防止门框与门洞缝隙过大或过小,防止不牢固及钉帽突出。 2:产品保护
2.1安装后应避免划伤避免重物撞击。
第二节 安装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及质量通病防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2、相关的规范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二版一、二、三集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1、线路敷设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前组织所有参与电气安装的施工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技术工人,熟悉专业规范、规程标准和施工图,以便领会设计要求和意图,积极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施工人员及高级技工,认真熟悉施工图并准备图纸会审的工作,尽量把施工技术问题和图纸设计问题以及图纸问题解决在施工前,大力推荐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在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向安装队的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技术交底记录,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技术复核工作,认真做好在施工过程中的图纸变更记录及签证,切实搞好隐蔽工程,为下道工序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经甲方和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签字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本工程安装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提出电气材料计划,在计划中注明该工程所需材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特别是涉及到安全方面的材料,必须由质检科、公司材料科有关人员、工程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共同检验材料的质量、同时检验有无出场合格证,生产厂家和质量保证书。如果进场材料合格,三证齐全,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材料进场报验单取得认可后方可安装使用。材料质量可实行质量一票否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