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桥新王牌高一物理资料(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18:03: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讲、内能、能量守恒定律

一、知识与方法

1.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具有由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有关。内能是个宏观量,对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来说,内能才有意义,而个别分子谈不上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物体内能的大小是无法计算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是根据做功和热传递的量来计算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能的转化的方向性

一切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自发过程是指没有外来干扰自然进行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过程。

(1).热传导具有方向性。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不可能自发地将热量传给高温物体。要实现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热量,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因而产生其他影响或引起其他变化。

(2).扩散现象具有方向性。两种不同物质接触后可以彼此进入对方,扩散后进入对方的分子小可能自发地全部返回原来各自的物质中而“划清界线”。

(3).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4).气体向真空膨胀具有方向性。气体可自发地向真空中膨胀,但决不可能出现气体自发地从容器中流出,容器变为真空。

5.能源、能源的种类

能源指的就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能量的种类:常规能源、新能源。 6.典型例题分析

例1.有关物体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0C水的内能比1g0C冰的内能大;

B.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C.气体膨胀,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橡皮筋被拉伸时,分于间势能增加。

1

o

o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例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O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例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

例5.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在一绝热容器内盛有液体,不停地搅动它,使它温度升高;

B.一传热的容器内盛有液体,容器放在一恒温的大水池内,液体不停地搅动,可保持温度不变;

C.在一绝热容器内,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混合; D.在一绝热容器内,不同温度的氦气进行混合。

二、拓展与提高 1.物体内能变化的分析

例6.关于物体内能及其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不一定改变; C.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 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

例7.如图所示,在演示做功可改变气体内能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缓缓地压下活塞,防止损坏圆筒; B.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圆筒中的空气; C.观察到乙醚着火说明做功使棉花的内能增加了; D.为减小热传递的影响,应迅速压下活塞。

2

2.理想气体的内能

例8.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

A.a的体积增大,压强变小了; B.b的温度升高了; C.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

例9.图中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强恒定,A、B的底部中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 )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例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其中a球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b球用不导热的细线悬挂起来。现供给两球相同的热量,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ΔTa和△Tb,则( )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比较。

例11.“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6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1).试导出用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2).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10kg;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146m; 地球半径R=6.4×10m;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做g=10m/s; 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0kg;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T=300O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v=340m/s;空间站材料每1kg升温1K平均所需能量c=1.0×10J; 每销毁1kg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J。

7

3

4

6

2

5

3

例12.从h=2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水滴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vt=6m/s。若在下落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80%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温升高,求此过程中水温升高值ΔT(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J/(kg·C),g=10m/s,水吸收的热量Q=cm△T表示)

三、巩固训练

1.由于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分子动能是________的。同时刻不同分子的动能是________的。在研究物体分子运动时,讨论单个分子的动能是________意义的。

2.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________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3.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10J,若物体与周围环境不发生能量交换,则周围环境需要对物体做________J的功。

4.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内,同时开动电冰箱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房间内的温度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缸内气体吸收了4.2×10J的热量,同时推动活塞对外做了 2.2×10J的功,那么气体的内能________了________J。

6.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用一个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封闭。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的压计的示数。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小。这一实

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一定( ) A.含相同的热量; B.含相等的内能; C.相互接触时无热量传递; D.分子具有相同平均动能。

8.要使0C的冰融化,以下所采用的方法中无效的是( ) A.使冰块互相摩擦; B.用锤子敲击冰块; C.用炉火加热; D.浸入0C的水。

o

o

3

3

3

o

2

4

搜索更多关于: 金桥新王牌高一物理资料(2) 的文档
金桥新王牌高一物理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19e2tkv637lyc0yel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