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延续和发展了运动的自然造型。许多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参与者。a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动 b都是对工业化的强烈反应 c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中一些装饰动机。
区别: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和借鉴的来源,把中世纪的设计作为追求的核心。新艺术运动基本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风格的借鉴。新艺术运动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抛弃对历史的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依赖,完全从自然中吸取设计装饰动机的设计运动。从思想层次上来说,新艺术运动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的民主特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二.谈谈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举例
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三 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谈谈对中国设计的民族性特色发展有何启示
日本创造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新模式,设计上实行双轨制,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道路,日本设计的发展是最早从模仿西方国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传统设计基于传统的民族美学,宗教。讲究信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设计“利用进口技术为出口服务”。日本的现代设计对于民族性相当重视,日本作为一个有古典中国文化深层积淀的民族,与中国有某种相同的因素,能够成功的接受西方现代设计的经验,并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优点,而非“全盘西化”。对中国的设计发展有明显的借鉴作用,借鉴其他国家的宝贵经验,摄取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精华,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独立创意的设计思路。
(1) 擅长吸收欧美等工业设计发达国家的成果,并善于创新,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2) 发展现代设计的同时,注重传统民族设计的保护与发展,双轨并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 注重用利用科学技术来弥补其现代设计起步太晚的劣势,注意利用新科技开发新产品
(4) 日本设计以细腻周到见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很多产品呈“轻薄巧小”,设计风格独特。以精良的质量、高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享誉全世界 (5) 日本设计快速发展的原因与日本政府和国民的重视分不开。
我们国家设计起步也比较晚,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有5000年的优秀的设计文化,优秀的传统设计需要保护和发扬广大,要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尽快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特色;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创新,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国外的后面。 加强工业设计的宣传与普及教育,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工业设计作用 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
五 为什么说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期欧洲各国对设计的新的探索与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大成的中心,把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都推到一个空间的高度。包豪斯培养了整整一个时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现代建筑和艺术设计的风格,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六 分析为什么德国的设计始终以质量优异,功能性强为特征
二战后,包豪斯设计和教学实践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以及德意志民族长于思辨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格,使战后德国的设计恢复很快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其中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德国的设计师强调设计的统一性和联系性,他们认为设计可以使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其设计哲学史“清理我们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他们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装饰,而从造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所以他们的设计都是重功能的、重技术的、强调系统性和秩序性,所以德国的设计始终以质量优异,功能性强为特征。
⑴二战前,穆德修斯发起的德国工业同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设计学校进行的现代设计理论探讨和实践,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培养了大批人才。 ⑵包豪斯之后,德国又建立了乌尔姆学院,该学院建立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成了战后设计的指导思想。德国设计逐渐形成科学理性而冷漠的风格。
⑶德国工业同盟成立的目的是共同推动工业产品的优质化。穆德修斯认为设计必须讲求功效,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提出标准化理论,从而推动德国现代设计观念的进步。
⑷格罗佩斯领导的包豪斯注重教学理念与实践结合,坚持技术与艺术充分结合的宗旨,强调产品功能和结构的优化,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⑸乌尔姆学院是在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功能主义思想,形成战后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科学的系统设计理论 。
七 分析北欧设计的特点
八 严格来说,莫里斯为什么不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在设计界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但他不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某种思想存在着局限性,并与现代设计的发展背道而驰。①19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了一些外形简陋的工业品,引起了他等一些专业知识分子的不满,他们针对当时的状况,提出了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法,成为新思想的奠基人。②然而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他反对机械生产,认为手工业制品永远比机械制品更艺术化。从这点来看,他只走了反纯艺术,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这一步,却没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然而他在现代设计史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综上所述:他不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九 简述有计划废止制度及其影响
主要表现:1.功能性废止,即在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替代老产品 2.款式废行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因为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3.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十设计与艺术、科技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一、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㈠设计于艺术的渊源。人类早期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行业专业性增强,艺术从设计中分离。追根溯源,设计先于艺术,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被认为是以可得到的材料和手段为如何完成提件艺术品而进行的运算思维过程。 ㈡设计的艺术含量。设计是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性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新艺术形式的出现诱发了新的设计概念,新的设计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产生的契约。设计的艺术追求都是在设计作品中体现的。
㈢设计的艺术手法。运用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等艺术手法。
㈣设计的艺术特征。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都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
㈤艺术推动设计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设计领域。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开辟了道路。
二、设计于科学:设计受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随之发生戏剧性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思潮的产生,为设计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设计的进步来自人类已掌握的科学原理。设计是科学技术商业化的载体,新的科学技术需要设计作为媒介转化为社会财富。所有设计都含有技术成分,而所有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为商品的。
三、科学与艺术的联系: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现代设计艺术史上不仅表现在材料上,而且在造型、装饰方面也十分突出。材料的利用,造型的讲究和装饰表现手法的改变,每一步都是科学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