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木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及施肥试验研究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150 d铁力木容器苗进行分级研究,将苗木分为3级(1级苗,苗高≥19.4 cm,地径≥0.25 cm;2级苗,19.4 cm>苗高≥12.3 cm, 0.25 cm﹥地径≥0.16 cm;3级苗,苗高﹤12.3 cm,地径﹤0.16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对铁力木幼林进行NPK和过磷酸钙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NPK肥能明显促进幼林生长.
Key words: mesua ferrern L. plantation; seedling grading; clustering analysis;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铁力木(Mesua ferrern L.)为藤黄科铁力木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材质坚硬,是热带著名的硬木,同时也是已知的国产木材中最硬及强度最高的,其色泽及花纹美观,为特种工业用材.其树冠成塔形,叶浓密翠绿优美,尤其是初春生长的嫩叶鲜红色,十分美丽,是一种难得的景观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作庭院及街道绿化.原产于亚洲的越南、孟加拉国、印度、老挝、柬埔寨等热带国家.在国内零星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仅云南省耿马县四方井尚保存有一片约5 hm2的林分[1-3].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西双版纳普文镇,东经101°23′,北纬22°30′,海拔860~940 m,属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20.1℃,≥10℃积温
7 459℃,最热月均温
23.9℃,最冷月均温13.9℃,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温-0.7℃,年降水量1 655.3 mm,年均相对湿度83%,具有热量高,年温差小,雨量较充沛等特点.造林地为天然林破坏后的次生林地,主要树种为短刺栲、杯状栲、红木荷、旱冬瓜、思茅松等.土壤呈酸性,pH值为5.01,速效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8.29 mg/kg、0.925 mg/kg、41.782 mg/kg、18.02 g/kg.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苗木分级
在试验示范地苗圃随机抽取50株苗龄150d的铁力木容器苗,测定苗高、地径、冠幅、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根系长度,经相关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方法进行分级[4,5].本研究采用欧氏距离公式:
d
ij=∑nk=1(x
ik-x
jk)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