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腐植酸复混肥时, 由于添加褐煤或风化煤其粘结性能差, 而且在烘干机前段造粒区, 不存在 2次造粒, 为了得到较高的成球率, 必须采取提高物料的粘结性等措施来改善造粒操作条件。主要有:
①采取热水或加热部分尿素水溶液造粒。
②采用 2 台造粒机串联法造粒, 先将部分尿素水溶液喷入1#造
粒机进行造粒, 成球后自动卸入2#造粒机继续造粒, 提高造粒效果。
③在配料中加入少量硫酸铵使其生成粘结性较强的复盐,即过磷
酸钙或重钙与硫酸铵生成磷酸铵和溶解度较小的硫酸钙以及硫酸铵与硫酸钙的复盐(铵石膏),游离水转化为结晶水,其化学反应式:
④采用热返料造粒。如果腐植酸原料煤粘结性过低,亦可实行2次筛分措施,增加烘干后的筛分,将筛上>5mm的颗粒粉粹后与筛下<1mm的颗粒,以热返料送入的造粒机造粒。
(5)严格控制返料比
腐植酸复混肥的造粒是基于液相理论为基础的颗粒成长原理,也是附聚造粒的理论。为了提高成粒率,要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小颗粒物料为芯核。为此,采用适宜的返料比是提高造粒的最有效手段。褐煤或风化煤, 其粘结性差难于造粒, 故需要较高的返料比。具体指标要根据实验而定, 并按腐植酸配入比例不同而有所不同。腐植酸原料加入量越高,则需要的返料比越大。一般情况下, 团粒法其返料比在( 2~2. 5) ∶1。
4.3 腐植酸复混肥产品质量(见表3)
5腐植酸复混肥的农业应用效果
腐植酸复混肥料也称作增效肥、长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好肥料。 5·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增加肥效
由于腐植酸具有脲酶抑制、硝化抑制和氨稳定的作用, 从而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腐植酸能与土壤中的 Fe3+ 、Al3+ 、Ca2+、M g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 抑制了这些离子与磷肥中磷酸根的结合, 减少了有效磷固定。它能与不溶性磷化物形成一种磷酸 腐植酸复合体, 并使不溶性磷酸盐活化, 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
腐植酸能与钾肥和其它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螯合反应, 使其生成具有胶体性能的腐植酸钾或腐植酸微量元素盐类, 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 并减少其随水而发生的流失, 提高其利用率。
经实验研究得知, 腐植酸复混肥的肥效比等养分的化肥可提高 10~20 个百分点。 5·2
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优级品率
对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可提高其蛋白质、淀粉含量; 对大豆、花生等可提高其含油量;对棉花可提高其纤维强度; 对烟草作物可提高一级品率; 尤其对薯类作物可促进薯块膨大和蛋白质、糖分含
量显著提高;对果菜作物,可增加其糖分、Vc含量和提高其着色度、口感及一级口率。 5·3
提高作物产量, 增加经济收入
经大量农业试验结果表明: 粮食作物, 如玉米、水稻、小麦增产 9. 5% ~14. 5% ; 薯类作物, 如甘蔗、甜菜、马铃薯增产 15. 4% ~37. 6% ; 油料作物, 如油菜、花生增产 9. 4% ~25. 0% ; 蔬菜作物, 如黄瓜、西红柿增产 10. 6% ~24. 5% ; 果树作物, 如苹果、梨、桃增产 8. 2% ~14. 6% ; 经济作物, 如甘蔗、棉花增产 11. 5%~26. 0% 。比等养分的一般复混肥, 可使作物再增产3~9 个百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