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下列数值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 c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 kg
C.成年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2 m/s D.一名中学生重约40 N
2.(2分)如图所示是某段城市快速路的路面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过此段路时驾驶车辆的( )
A.平均速度不得超过60 m/s B.平均速度不得超过60 km/h C.最大速度不得超过60 m/s D.最大速度不得超过60 km/h
3.(2分)“妈妈,爸爸来电话了…”小祺接听电话喊道,小祺判定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根据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4.(2分)下列控制噪声的做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的是( ) A.汽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阅览室内禁止大声说话
B.强噪音环境工作戴耳罩 D.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
5.(2分)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 C.将铁棒拉成铁丝
B.在炉中加热到50℃ 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
6.(2分)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第1页(共11页)
A.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B.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
7.(2分)如图是小伟用漫画的方式描绘了“迷糊教授”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是( )
A.
B.
C.
D.
8.(2分)我国的古诗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谁家玉笛暗飞声”玉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沉舟侧畔千帆过”以沉船为参照物旁边的船是静止 9.(2分)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页(共11页)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10.(2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B.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1.(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图 4
12.(2分)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此现象表明声音( )
A.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3.(2分)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小摩擦的设计是( ) 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第3页(共11页)
B.轮胎上刻有花纹 C.链条做得粗糙不平 D.车上安装有粗糙的刹车皮
14.(2分)如图为一种爬杆机器人,仅凭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样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在此过程中( )
A.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C.机器人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以杆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
15.(2分)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V甲=V乙 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16.(2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15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第4页(共1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