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小学语文“双主体双学互动”教学设计
年级 单元 二年级 课题 第三单元 4、曹冲称象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重点) 教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目标 法好在哪儿(难点)。能读出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难点)。 3.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难点) 4.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具 准备 PPT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及生字词。 预学2、 制作课件。 1、 提前预习。 引学 3、 设计预学单及课堂检测题。 2、 完成预学单。
第 页
想学导学 研学助学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圈画生字;多种形式学读生字词。 2.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1)指名读课文。 (2)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 3.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多种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并了解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2)进行ABAC型词语的扩充与积累;进行比喻句练习说话。 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文。 (2)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中曹冲想出的办法,弄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 (3)让学生在黑板上实物演示称象,引导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2.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关注曹操的表情,说一说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改进。 1.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生字。 2.说一说生字的特点,再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3.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 4.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受同学的质疑和建议。 5.练习书写生字。 1.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1)练习用“又??又??”说话。 (2)理解“一边??一边??” 的含义。 (3)练习用比喻句说话。 2.(1)了解官员们想到的办法。 (2)读课文,画出曹冲称象的步骤,再和同桌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读一读描写曹操表情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第 页
测学评学 拓学研学 1.出示课文内容填空,引导学生尝试填空。 2.正确对秤象步骤进行排序。 3.用“才”“到底”进行说话练习。 1.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 2.引导孩子搜集描写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 3.自主背诵一首曹操的诗作。 根据所学,认真完成相关习题和说话练习。 1.(1)想一想曹冲的办法中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个称象的好方法。 2.讲一讲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 3.背诵一首曹操的诗作。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赶象上岸 装石上船 称石重量 本节课讲授的时候,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生字部分花费的时间稍长。在讲解课文部分,有一些小细节,例如通过词语揣摩人物的思想,教后 理解关键词“到底”“才”的含义的,使用关联词语叙述事件等都没有反思 进行展开。讲解过程中出现知识点的遗漏现象。最后的课外古诗拓展没有来得及进行讲述和展开,文章的总结和内容的升华没有做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设计好知识点的串联,减少类似情况的出现。 第 页
第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