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及其指导策略
【摘 要】文章在分析良好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健康的交往态度、采取合理的认知方式、塑造良好的形象、掌握交往的技巧等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 人际交往 指导策略
人际交往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会与人发生相互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与否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交往的水平。人际交往状况也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协作和联系,更需要人们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其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一、良好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
1.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
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情感很丰富,但是情绪两极性强,或喜或悲,变化无常,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交往中,青少年可以倾诉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寻求理解、帮助,获得同情、宽慰,得到情感支持和友谊。通过交往还学会了换位思考,更好地认识别人的需要、观点,学会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促进自我认知的发展
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交往,在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个体通过认识他人、与别人比较来反观自己,了解、认识自己。交往对象越广,比较对象越多,对他人的认识越客观,越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形象,既能避免高估自己,又能避免过分自卑。此外,个体通过交往,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同伴等对个体的评价都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同伴的评价对于青少年自我认知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他们非常在乎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并参照同伴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修正自己。
3.有利于个性健全发展
个性的完善离不开交往活动,正是在交往活动中,青少年明确了理想,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发展了兴趣爱好,懂得了理解别人,学会了合作助人、与人友好相处,锻炼了各种能力,充实了人生观、世界观,使个性越来越丰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