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19年地理高一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测评_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14:43: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9.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洋西侧A地等温线向北凸是受寒流影响 B.大洋东侧C地等温线向南凸是受暖流影响

C.从整体上看,B地等温线向北凸,这可能是势力强大的洋流经过而造成的 D.大洋中部等温线向北凸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20.A处附近有一世界著名渔场,它是(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解析 第19题,根据图中温度变化和题干信息,可判断为北半球太平洋海域,太平洋中部的等温线向北凸,是因为北半球冬季海洋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大陆温度,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而不是洋流。第20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P点的经度为120°可知,应为东半球北海道渔场。 答案 19.D 20.C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读图,完成第21~22题。

2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2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21题,由图及材料可知,永兴岛面积小,四面环海,地表水不易存储。第22题,该岛位于热带海洋中,不适宜调水,但降水丰沛,可通过收集雨水和节约用水的措施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 答案 21.A 22.B

涌泉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的泉水。某城市有一著名的涌泉景观,近年来该涌泉的水质有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下图为该地区涌泉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3~25题。

23.该城市的涌泉属于淡水资源中的 (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24.该城市涌泉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游客数量过多 B.城市污水随意排放

第 5 页 共 8 页

C.海水倒灌

D.新增采矿点的设立

25.若想解决涌泉断流问题,可行的措施是( )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提高山地森林覆盖率 C.对城市进行人工降雨 D.提倡节约用水

解析 第2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的涌泉为地下水依据地势从低处喷出。第24题,涌泉的地下水的补给区位于新增矿点所在的山地迎风坡,由于新采矿导致补给区的水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涌泉的水质。第25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涌泉的水源的补给区位于新增矿点所在的山地迎风坡;若想解决涌泉断流问题,提高山地森林覆盖率,增加下渗量从而补给泉水最为合理。 答案 23.C 24.D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2018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有哪些?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

(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 环节和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乙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5)试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某些地区水资源出现枯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三大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环节,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还有少部分河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第(2)题,修建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下渗环节;对保障西部地区用水具有积极意义。第(3)题,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增加丁环节水量。第(4)题,海陆间水循环对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以及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第(5)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可知,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污染严重,都会造成区域水资源短缺。 答案 (1)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 下渗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5)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到污染。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试分析布哈河的水文特征。

第 6 页 共 8 页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解析 第(1)题,青海湖位于内流区域,参与陆地内循环。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几方面分析。第(2)题,青海湖含盐度高主要是因为补给量小,蒸发量大。第(3)题,水体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和生态保护有关。

答案 (1)陆地内循环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加;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通常在0 ℃以下,说明其原因。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是 。

(3)若丙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题,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第(2)题,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经北大西洋海域,顺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第(3)题,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答案 (1)都柏林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圣约翰斯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2)盛行西风(西南风) 北大西洋暖流 (3)甲 污染物易顺着(借助)洋流扩散。

29.(9分)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水库库容 多年平均 水资源 流域面积 径流总量 与径流总 流域 降水量 利用率 /万km2 /亿m3 量的比值 /mm /% /% 珠江 45 1 470 3 338 12.3 18.5 流域 淮河 27 920 622 63.3 59.4 流域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1公顷=10 000 m2)。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倍(取整数)。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明显高于淮河流域,这是淮河径流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第(2)题,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越高,水资源利用率就越高。第(3)题,设珠江污染程度为x1,淮河污染程度为x2,则据题意知x1×3 338/480=x2×622/1 200,则x2/x1≈13。 答案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第 7 页 共 8 页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13

30.(5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2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完成,但完成该题时,一定要密切结合该岛国(由经纬度判断为新加坡)的实际情况组织答案。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第 8 页 共 8 页

人教版2019年地理高一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三章测评_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i495abdo9sc9l3ppnv1xep036fc30199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