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行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4、答案D
解析: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解析: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1、答案C 12、答案A
解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解析: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D 23、答案D 24、答A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A 28、答案A 29、答案B 30、答案C 31、答案B
解析:所有者权益是定义。
32、答案D 33、答案D 34、答案D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 2、答案BCD 3、答案BC 4、答案AD 5、答案AC 6、答案ABD
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是企业的会计要素。
7、答案AB 8、答案ABC 9、答案CD 10、答案ABD 11、答案ABCD 12、答案ABD
解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3、答案BCD
解析:资产的基本特征,即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4、答案BC 15、答案ABCD 16、答案ADCD 17、答案AC 18、答案ABC
解析: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科目。
5 / 6
19、答案AB 20、答案ABD 21、答案ABD 22、答案CD 23、答案BCD 24、答案ACD 25、答案ACD 26、答案ABCD
解析: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二、判断题
1、答案 对 2、答案 对 3、答案 对 4、答案 对 5、答案 对 6、答案 错
解析:不考虑资产时间价值。 7、答案 对 8、答案 错
解析“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 9、答案 错
解析:不能以各期付款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的现值之和来确定。 10、答案 错
解析: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11、答案 错
解析:资产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2、答案 错
解析:会计的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以货币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 13、答案 错
解析:总分类科目: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科目: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14、答案 错
解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15、答案 错 16、答案 错
解析:10年后的1000元现金流量肯定小于今天的1000元现金流量。 17、答案 错
解析: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答案 对 19、答案 对 20、答案 对 21、答案 错
解析: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6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