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
作 业 指 导 书
受控状态:
受 控 号:
编写/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发布日期: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述……………………………………………02
第二部分 地质……………………………………………02
第三部分 测量……………………………………………04
第四部分 开挖……………………………………………05
第五部分 钻孔爆破………………………………………07
第六部分 出碴和运输……………………………………10
第七部分 临时支护………………………………………11
第八部分 不良地质地段工程施工………………………12
第九部分 监测……………………………………………13
第十部分 通风与排除……………………………………14
第十一部分 辅助工程………………………………………15
附: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流程图…………………………………17
第一部分 概述
1
地下工程指在岩体地下修建的建筑物。主要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它直接受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制约,是整个枢纽工程中控制施工进度的主要项目之一。
本标段地下工程主要有引水隧洞、3条施工支洞、调压室交通洞、调压室、蝶阀室交通洞、蝶阀室、压力管道、排风洞、进厂交通兼出线洞、排水洞、尾水洞、母线洞、电缆洞、主变室和主副厂房等建筑物。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放线、钻孔爆破、排烟出碴、支护衬砌和其它辅助工作。
地下工程开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工序交叉多,施工干扰比较大。
二.工程主要采用钻孔爆破法进行开挖,因此钻孔、爆破、出碴等在同一工作面常表现为周
期性循环。
三.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岩石是开挖和支护的关键,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围岩性质和合理运
用建筑物体型特征,以发挥围岩的自承稳定能力,即可保证施工安全,又可节省支护工程量。
四.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施工过程中常需根据围岩情况的变化,相应调整设计,及时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五. 地下工程属隐蔽工程,因此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一次达标。 六. 地下工程施工不受外界气候影响,但施工劳动条件差,各种作业危险性大,环境污染严
重,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危害大。遇到不良地质地段往往会发生塌方、逸出有害气体和涌冒地下水等突发事件,对此施工中必须备有充分的应急措施。
本标地下工程的引水隧洞、5#支洞、6#支洞、7#支洞和蝶阀室交通洞、调压室交通洞、排风洞、进厂交通兼出线洞、两条尾水洞、压力管道、排水管、母线洞、电缆洞、主变室和主副厂房。岩体以III、Ⅳ类围岩为主,局部地区为Ⅴ类围岩,作业面多,施工困难大,工期短,任务重。
第二部分 地质
引水隧洞地质情况
引水隧洞垂直埋深一般200~450m,岩性主要以角闪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P23)、角闪岩、阳起石片岩夹石英片岩(P22),绿泥石片岩、炭质板岩(P21),细晶大理石(P13)为主。引7+910.00~引8+800.00段除局部洞段有层间挤压带和小断层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较丰,以Ⅴ类围岩为主。其余洞段围岩类别以Ⅲ类为主。引8+800.00~引9+200.00m段
2
岩层走向于洞线夹角较大。层间错动带较发育,并有宽40m左右大泥沟断裂通过。围岩以Ⅳ、Ⅴ类为主。引9+200.00~引9+364.42m段岩层走向与洞轴线交角较大。该段因卸荷作用,岩体较破碎。岩体结构为层状~镶嵌结构,围岩类别以岩Ⅲ、Ⅳ类为主,稳定性差。
5#施工支洞围岩岩性为细晶大理石(P13),因卸荷作用,岩体较破碎。进口段(约100m)岩体卸荷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Ⅴ类围岩,进口边坡为反向坡。其余洞段垂直埋深100~450m,岩体结构为层状~镶嵌结构,围岩类别以岩Ⅲ、Ⅳ类为主,稳定性差。
调压室地质情况
调压室及上室地段岩性为微~新层细晶大理岩,无较大的断层,但小断层及顺层挤压带较发育,带宽0.3~1.0m,上室轴向与主要结构面交角较大,围岩以Ⅲ类为主。交通洞位于强、弱卸荷带内,前78m为Ⅳ类围岩。
压力管道地质情况
压力管道岩性为二叠系下统上段(P13)中厚层至块状细晶大理岩,中段(P12~3、P12~2)块状结晶白云岩夹千枚岩、厚层结晶灰岩夹千枚岩、板岩。压力管道沿线,无较大断层,但小断层和顺层挤压带较发育,带宽一般0.3~0.5m,主要由片状岩、碎裂岩、糜棱岩等组成。边坡无贯通性结构面不利组合存在,边坡整体稳定。围岩以Ⅲ类为主,但岩层走向与管道夹角较小,对边墙稳定不利。
地下厂房地质情况
地下厂房水平埋深约185m,垂直埋深约140m,置于微风化~新鲜的中厚层结晶灰岩夹板岩、千枚岩岩体中,无较大的断层通过,厂房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交角较大,总体成洞条件较好,以Ⅲ类围岩为主。地下厂房内氡浓度最高为43Bqm-3,但未超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是制定开挖方法的依据,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资料。施工时要更多更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地质资料,以便做出符合地质条件的开挖方案。
一. 开挖过程中,在监理单位的组织下,应配合勘测单位做好施工地质勘察工作,并及时掌
握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二. 施工过程中,出现与提供的地质资料有异常情况时,如发生塌方、围岩变形量大、涌水、
岩爆等情况,应及时通报监理单位共同商定处理措施,并对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处理经过等做详细的记录。
三.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开挖和支护方案;并根据开挖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进行
调整。
四. 开挖中围岩失稳或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地质条件掌握不够。作业人员应认真分
析、研究地质资料,根据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施工对策、切实可行的和有效的工程措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