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闻着丝瓜藤里的花香,一直听到入梦,最后空气中只剩下收音机哗哗啦啦的电流声。第二天,受到父亲严厉责备,才知他又一次把我从屋外扛回了家。在那档定期播出的文艺节目里,我听到太多来自远方的心声。我发现在遥远的地方,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山村,也有如我一般寂寞的人。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的快乐与忧愁。我羡慕主持人念到的那些有故事的写信者,我认真地记下了他们的通信地址。
我迷恋上了聆听别人的故事,迫切希望主持人念到我的信,让远方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心声。可写信者太多太多,每期的节目里,最终盼来的只有失望。我想一定是我的字不够好,我的故事没有别人的精彩,我的表达还没有得到主持人的认可,也难以打动听众。总之,我的水平比那些被念到的写信者差。
有点自卑,但从未放弃自己。我下决心要写得更好,便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一次又一次在纸上诉说心中的故事。除了写给电台的节目组,我还写给那些通过电波感动我的人。他们有的是常年拖着军需物资在川藏线上奔跑的汽车兵,有的是在山沟沟里支教的小学教师,有的是小镇上输液器厂的女工,还有在监狱里服刑的年老的犯人。从铺开信笺,到酝酿情感,再到将字落入方格里。每一封信写好,我都会反复地念上几遍,模仿主持人在优美的背景音乐里念。只是我念的背景是一盏沉默的煤油灯和屋角上硕大无朋的蜘蛛网,背景音乐则是窗前蛐蛐儿的不停叫嚷声。只要感觉哪些地方念着不舒服,我便撕了重写,然后检查自己的表达是否妥当,猜想对方读了我的信是怎样一种心情。
我对写信的认真,远远超过了老师在课堂上布臵的作文。因为我知道,当信投进邮筒的那一刻,我就把心交给了远方,生怕读信者嫌弃我不够水平,没有文采,甚至认为我表达心绪太幼稚而拒绝给我回信。
我就在这样的表达与发现中开始了作文,我就在这样的等待与徘徊中靠近了写作。每当收到一封回信,我就觉得是自己写作的成功,是自己的信打动了别人。越来越多的回信让我更加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的信在电台里播出,从此,我的世界再也没有平静过。当主持人口中念出“接下来,我们欣赏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金台乡虎榜村十二组凌仕江寄来的信,标题叫《乡村男孩》……”当背景音乐响起,主持人圆润而磁性的声音开始念出我的心声。我捧着咚咚乱跳的心儿,一个人跑进屋里,把自己偷偷藏
起来,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掉下来。
山村里喜欢听广播节目的人,都听到了自己耳熟能详的生活与地名,他们纷纷跑来,大声地问父亲,是你家小路写的吗?刚才你听见了吗?真的是他写的吗?太不简单了!父亲懒得看他们一眼,只顾干自己的活,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件,朝我铺天盖地卷来。他们告诉我,被我的信感动了。
收信与回信,成了我乐此不疲的“作业”。
每当听见邮递员在山坡上喊我名字的时候,我就会突然感觉自己再也不寂寞了……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倾听我的故事。
岁月历经文字伴随的长旅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就是最初的写信时光为我的写作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血液,助长了“文学马拉松”的恒久力量,培育了写作前期的微量元素。我的写作是从写信开始的。这看似黑白电影里的一节生活小插曲,却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写作,从内心的需要出发,你总可以找到共鸣!
11.为什么写信成了14岁少年“我”的秘密?试作简要分析。
12.“我”听收音机和念自己的信,分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两种环境描写,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13.作者给电台的信播出后,他说:“从此,我的生活再也没有平静过。”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最初的写信时光”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25分)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①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河北,指黄河以北的燕赵地区。②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③慷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④董生:董先生,指董邵南。举:考中的意思。⑤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⑥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⑦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的才能。⑦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⑧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⑨乎:语气词,啊。⑩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矧(shěn):何况。?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测验、判断。?勉:勉励,鼓励,努力做的意思。乎:语气词,可解释为“啊”。?感:感想,觉出。?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于:介词,在。?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谢:告诉。?天子:皇帝,唐宪宗李纯。?出而仕:出来做官。
15.根据第一段内容,简要描述董生当时的人生状况。
16.“董生勉乎哉”是什么意思?第一、二段都用这句话作结,寄托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17.第三段开头说“吾因子有所感矣”。根据后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有所感”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8.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9.后两句,诗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表达了什么情感?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有关学习的著名论述。温习旧有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总结过去的人生经验,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在,开创未来。请以“温故而知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