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对生产计划履行流程进行梳理的时候,常常是一些看似细小的
问题对流程的优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物料的配发/物料的领取\\订单执行得严谨性,严肃性和\\调度安排生产的合理性等等)这次就讲一下,物料供给的问题,在生产线物料供应上是采用领料方式还是送料方式的问题,似乎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满足供应生产线物料的需要,其实领料和送料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下面将简单讲述这个问题。
送料是指物料由仓库根据生产计划,将仓库储存的物料直接向制造部门生产现场发放的现象。
领料是指物料由制造部门现场人员在某项产品制造之前填写领料单向仓库单位领取物料。
从送料和领料的定义中可以看到,送料是仓库部门“主动”工作,而领料是仓库部门“被动”工作。通常我们认为“主动”工作会优于“被动”工作,而实际上送料的确比领料利于对仓库的管理。同时仓库的入出库又与制造成本紧密相连,因此送料也利于成本统计管理。
送料工作的优点主要有:
1.仓库部门能够积极、主动、直接地掌握物料。仓库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开出来的生产计划单(生产任务指令)备料送料,只要计划部门的计划稳定,则仓库送料自然顺利,因而仓库部门对于送料也就能直接掌握。(这一点也需要调度员进行计划提前亮)
2.仓储管理较为顺利。仓库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单备料并一次性送料,如此仓储人员工作较省力,因此较有余力去进行仓储的整理以及各种仓储管理的改善措施。(这一点需要调度员给出预排任务指令在未来的1/2个工作日是不会调整的);这就是计划任务的提前预示,要让采购计划员、各车间主任、仓管员,未来1/2或者是后一周的任务状态,这样各个部门或者是相关人员就会按照任务指令去开展工作,生产任务就会有序进行。 以下状态:
3月11日U1生产2495套,我们的标准是多少?
3.加强制造部门用料、损耗及不良品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由于采取仓库部门对制造部门直接根据制造命令单一次性送料,制造部门不得不加强用料、损耗及不良的控制。若制造现场由于某项因素,造成损耗或不良品高于规定标准,那么制造部门势必前往仓库要求补料。否则制造部门的生产任务无法完成。而损耗的增高引起补料往往
需要上级核准或在厂务会议上检讨,因此制造部门不得不加强用料、损耗及不良品的控制了。从而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以下是我们的领用单:
这种情况需要开具借条,经部门确认后在出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送料有不少优点,但不是所有的物料在所有的
情况下都适合送料。我们送料上线方式无法维持,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采取领料方式。适合送料的物料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稳定的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的稳定与否影响计划部门与仓库部门的配合,而计划部门与仓库配合是否良好又影响到物料发放的顺利。当生产计划稳定的情况下,仓库部门可以按照计划顺利备料。但在生产计划相当不稳定的情况下,生产计划变动频繁。有时物料已经准备妥当准备发放之际,生产计划却变更了,不得不重新备料(或者是缺
料、来料不及时)。久而久之送料方式难以维持。
2. 建立标准消耗量。仓库发了100组材料零件,生产线绝对不可能制造出100件成品,因为制造过程中会发生不良品、制造损耗的现象。那么,为了生产100件成品,仓库应该发多少材料零件呢,这就要看标准消耗量。没有标准消耗量的企业,容易造成制造现场人员到仓库领料的现象,因而影响到物料发放制度的顺畅。(工艺管理人员或车间主任应该建立标准消耗量)
3.物料供应及时。在物料供应不继的情况下,制造部门为防止生产线停工,不得不到仓库领料,甚至将供应商刚送到尚未检验的物料直接拿去生产,致使物料管理混乱。当不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时候,物料最好采用领料的方式。
众所周知,领料方式对物料控制不太严格,但为什么有的公司采取领料方式而不采取送料方式,原因如下:
1. ABC类物料中C类物料偏多,政策性不加以严格控制,而采取领料方式。
2. 生产计划常变更或物料计划做得不好,进料常延迟或过分紧急,致使物料很难被仓库主动掌握,而采取领料方式。 3. 观念的差距,认为物料不必那么严格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