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H。
答:0013H
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各中断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的IE寄存器中。
各中断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的TMOD寄存器中。 各中断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的IP寄存器中。
各中断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的TCON与SCON寄存器中。 答:ABC
57 试叙述中断的作用和中断的全过程。 答:中断可用于单片机测控系统、CPU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中。中断的全过程包括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请求撤消。
58 当正在执行某一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时,如果有新的中断请求出现,试问在什么情况下可响应新的中断请求?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响应新的中断请求?
答:一个正在执行的低优先级中断程序能被高优先级的中断源所中断,但不能被另一个低优先级的中断源所中断。若CPU正在执行高优先级的中断,则不能被任何中断源所中断
59. 简述中断、中断源、中断源的优先级及中断嵌套的含义。
答: 当CPU正在处理某项事件的时,如果外界或内部发生了紧急情况,要求CPU暂停正在处理的工作转而去处理这个紧急情况,待处理完以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了的程序,这样的过程称为中断。 向CPU提出中断请求的源称为中断源。
当系统有多个中断源时,就可能出现同时有几个中断源申请中断,而CPU在一个时刻只能响应并处理中断优先高的请求。
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当CPU正在处理某个中断源,即正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会出现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源申请中断。为了使更紧急的级别高的中断源及时得到服务,需要暂时中断(挂起)当前正在执行的级别较低的中断服务程序,去处理级别更高的中断源,待处理完以后,再返回到被中断了的中断服务程序继续执行,但级别相同或级别低的中断源不能中断级别高的中断服务,这就是所谓的中断嵌套。
60.MCS-51单片机能提供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各个中断的源的优先级怎样确定?在同一优先级中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怎样确定?
答: MCS-51单片机能提供五个中断源,两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是由片内的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的。
PS:串行口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S=1,串行口定义为高优先级中断源;PS=0,串行口定义为低优先级中断源。
PT1:T1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1=1,定时器/计数器1定义为高优先级中断源;PT1=0,定时器/计数器1定义为低优先级中断源。
PX1:外部中断1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X1=1,外中断1定义为高优先级中断源;PX1=0,外中断1定义为低优先级中断源。
PT0:定时器/计数器0(T0)中断优先级控制位,功能同PT1。 PX0:外部中断0中断优先级控制位,功能同PX1。
在同一优先级中,循环轮流排队。不分级别高低,所有中断源优先级都一律平等,CPU轮流响应各个中断源的中断请求。
61. 简述MCS-51单片机中断响应过程。
答:CPU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时刻采样中断标志,而在下一个机器周期对采样到的中断进行查询。如果在前一个机器周期的S5P2有中断标志,则在查询周期内便会查询到并按优先级高低进行中断处理,中断系统将控制程序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62:803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使程序执行转向( ) 中的中断地址区。 答:PC、PC、程序存储器
63: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答:SETB SETB
IT1
EX1
SETB EA
64: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 A、定时中断 C、外部串行中断 答:D
B、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 D、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
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响应。
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 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
同级中断不能嵌套。
答:ACD
66:中断服务子程序返回指令RETI和普通子程序返回指令RET有什么区别? 答:RETI指令在返回的同时清除相应的优先级触发器,以允许下次中断 67,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2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应用场合? 答:方式2把TL0配置成一个可以自动恢复初值的8位计数器,TH0作为常数缓冲器,TH0由软件预置值。当TL0产生溢出时,一方面使溢出标志TF0置1,同时把TH0中的8位数据重新装入TL0中。
方式2常用于定时控制,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
68, 定时器/计数器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何种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是多少? 答:采用方式1可得到最大量程。最大脉宽=2us×65536
69, 定时器/计数器作为外部中断源使用时,需要如何初始化,以T0为例通过程序说明。
答: 初始化 MOV TMOD,#06H MOV TL0,#0FFH MOV TH0,#0FEH SETB TR0 SETB EA
SETB ET0
70.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为什么要进行系统扩展? 答:8031、8032等单片机不提供用户程序存储器,必须进行程序存储器的扩展,以存放控制程序、数据表格等;8751等单片机虽然向用户提供EPROM程序存储器,但程序存储器空间容量不大,程序存储空间不足时,还必须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通常有128B至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用于一般的控制及运算是足够的,但若用于数据存储,其容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扩展数据存储器。
MCS-51系列单片机对外提供32条I/O口线,但其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P2口用于提供高8位地址,而其P3口具有第二功能,若扩展了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单片机的I/O口往往也不够用,有时必须进行I/O口的扩展。
应用系统中有时还涉及到数据的输入、输出、人机交互信息等接口问题,必须进行有关接口电路扩展。
71.EPROM器件与EEPROM器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说明它们的主要应用场合。 答:主要区别:
(1)EPROM编程时需外加较高编程电压,EEPROM则不必外加该电压; (2)EPROM不能在线写入,而EEPROM可以在线写入。 主要应用场合:
(1)在不需要写入的场合,EPROM、EEPROM可以相互代替;
(2)需要在线写入时使用EEPROM,不需要在线写入时尽可能使用EPROM; (3)在线写入时注意EEPROM写入速度及寿命限制。
72.80C51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如何选择?简述其特点? 答:
四种工作方式,由SCON中的SM0、SM1进行定义:
方式0:同步移位寄存器的输入输出方式,主要用于扩展并行输入或输出口,波特率固定。
方式1:10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波特率可变。 方式2:11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波特率固定。 方式3:11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波特率可变。 2.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有那几种? 答:
RS-232C接口、RS-422A接口、RS-485接口
73,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特征? 答:通信时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
特征:异步通信的优点是不需要传送同步脉冲,可靠性高,所需设备简单,缺点是字符帧中因包含有起始位和停止位而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
74,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MCS-51单片机串行口主要由两个物理上独立的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发送控制器、接收控制器、输入移位寄存器和输出控制门组成。
作用:SBUF为串行口的收发缓冲寄存器,它是可寻址的专用寄存器,其中包含了发送寄存器SBUF (发送)和接收寄存器SBUF (接收),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 75, 简述串行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发送:发送操作是在TI=0下进行的,此时发送缓冲寄存器“SBUF(发送)”相当于一个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CPU 通过指令MOV SBUF,A ,将数据写入“SBUF(发送)”,立即启动发送,将8 位数据以设定波特率从RXD 输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发送中断标志TI由硬件置位,并可向CPU 发出中断请求。 接收:接收过程是在RI=0且REN=1条件下启动的,此时接收缓冲寄存器“SBUF (接收)”相当于一个串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接收时,先置位允许接收控制位REN,此时,RXD为串行数据输入端。当RI=0 和REN=1 同时满足时,开始接收。当接收到第8 位数据时,将数据移入接收缓冲寄存器“SBUF(接收)” ,并由硬件置位RI ,同时向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 查到RI=1 或响应中断后,通过指令MOV A,SBUF,将“ SBUF (接收)”接收到的数据读入累加器A 。
76.串行数据传送的主要优点和用途是什么?
答:串行数据传送的主要优点是硬件接口简单,接口端口少(2个)。主要用于多个单片机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77.简述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以方式一为例。发送:数据位由TXT端输出,发送1帧信息为10为,当CPU执行1条数据写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就启动发送。发送开始时,内部发送控制信号/SEND变为有效,将起始位想TXD输出,此后,每经过1个TX时钟周期,便产生1个移位脉冲,并由TXD输出1个数据位。8位数据位全部完毕后,置1中断标志位TI,然后/SEND信号失效。接收:当检测到起始位的负跳变时,则开始接收。接受时,定时控制信号有2种,一种是位检测器采样脉冲,它的频率是RX时钟的16倍。也就是在1位数据期间,有16个采样脉冲,以波特率的16倍的速率采样RXD引脚状态,当采样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78 单片机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
79 I/O接口和I/O端口有什么区别?I/O接口的功能是什么?
解:I/O端口简称I/O口,常指I/O接口电路中具有端口地址的寄存器或缓冲器。I/O接口是指单片机与外设间的I/O接口芯片。
I/O接口功能:一.实现和不同外设的速度匹配;二.输出数据缓存;三.输入数据三态缓冲。
80 常用的I/O接口编址有哪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MCS-51的I/O端口编址采用的是哪种方式?
解:一.独立编址方式:独立编址方式就是I/O地址空间和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开编址。独立编址的优点是I/O地址空间和存储器地址空间相互独立,界限分明。但是,却需要设置一套专门的读写I/O的指令和控制信号。二.统一编址方式:这种编址方式是把I/O端口的寄存器与数据存储器单元同等对待,统一进行编址。统一编址的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直接使用访问数据存储器的指令进行I/O操作,简单、方便且功能强大。MCS-51单片机使用的是I/O和外部数据存储器RAM统一编址的方式。 81 I/O数据传送有哪几种传送方式?分别在哪些场合下使用?
解:一.同步传送方式:同步传送又称为有条件传送。当外设速度可与单片机速度相比拟时,常常采用同步传送方式,最典型的同步传送就是单片机和外部数据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二.查询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又称为有条件传送,也称异步传送。单片机通过查询得知外设准备好后,再进行数据传送。异步传送的优点是通用性好,硬件连线和查询程序十分简单,但是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通常采用中断方式。三.中断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是利用MCS-51本身的中断功能和I/O接口的中断功能来实现I./O数据的传送。单片机只有在外设准备好后,发出数据传送请求,才中断主程序,而进入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数据的传送。中断服务完成后又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因此,采用中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 82 MCS-51单片机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地址范围都是0000H ~ FFFFH,在实际使用时如何区分?
答:访问(读)ROM时(程序存储器),通过PSEN引脚有效选中程序存储器,PC指针指向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访问外部RAM(数据存储器),通过RD、WR引脚有效选中数据存储器(DPTR为外部RAM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83 访问8051片外数据存储器MOVX指令采用的是 间接 寻址方式。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MOVC指令采用的是 基址加变址 寻址方式。 9-8 什么是D/A 转换器?
答: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的器件
84 ADC0809器件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其含义是什么?
答:ADC0809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器件,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含义如下:
分辨率:8位,可以将输入模拟量转换为与之对应的8位数字量;
信号输入范围:0-5V;
转换时间:即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时间,与外加时钟信号频率有关,外部时钟信号为500KHz时转换时间为128μS;
输出信号:与输入模拟信号对应的8位二进制数字量,信号电平与TTL电平兼容; 电源:单一+5V电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