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本)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精品教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4 13:16: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1)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 而读音

识记并正 确书写现代 常用规范字。 能力层级:A 级(识记)

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 经消亡相同的字;(2)形似字,指 形体相似、差别

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

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

细微的字;(

3 )多

2500个 义字,指有多种意义,容易混淆的字;

(4)易混淆的成语,看起来只是一 字之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 是一些同

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 别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差,但字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 字。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形是约定 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动。

【真题共赏】

1、(2012山东卷) 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镶嵌 休闲装 轻描淡写 精萃

B.瑕疵 C.怃然 D.推辞

答案:C

)

鄙薄 琵琶 观摩

邀请赛 和稀泥 兀霄节

赔理道歉

玲珑剔透

伶牙俐齿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赔理道歉一赔礼道歉” ;D项,元霄节一元宵节。

A项,精萃一精粹;B项,

2、 ( 2012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 口的名篇。

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 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 脍炙人

B. 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 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 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 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

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 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 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

的心声。

答案:C

解析:A项,倍受一备受;B项,轰堂大笑一哄堂大笑;

D项,急言厉色一疾言厉色。

3、 (2012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概率 B. 渲泄 C. 余暇

陶冶 开销 神彩 凑合

冠名权 暴发力 发祥地 摄像机

众志成城 杯水车新 掉以轻心 相濡以沫

D. 倾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重点考查同音字的 误写。B项,渲泄一宣泄;

C项,神彩一神采;D项,相儒以沫一相濡以沫。 4、(2012湖南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冀望 建档 捷足先登 宁缺毋烂

B.抵御 C壁垒 D.缄默

修葺 赎职 疏浚

玲珑剔透 心驰神往 得垄望蜀

信马由缰 视如寇仇 望风响应

答案: B

解析: A 项, 宁缺毋烂-宁缺毋滥;

C 项,赎职-渎职,

D 项,得垄望蜀-得陇望蜀。

2012 江西卷) 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赝品 气概 水乳交融 A.家具 B.萎靡 C.国粹 D.惭怍

帐篷 输赢 诟病

更叠 蛰伏 九洲

暴殄天物 旁证博引 呕心沥血

答案: A

解析:B项, 更叠—更迭;

【命题趋势】

汉字字形是高考必考科目, 考查内容主要是以考查别字为主, 错字不作考虑, 题型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一道题,占 3 分。

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或选有错别字的一项, 或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有的还 从错别字数量角度命题。

方式上,有静态考查, 也有动态考查:前者将错别字置于词语或短语中进行辨析; 后者则 将错别字隐藏在句子中,从而扩大了阅读语境,也增加了难度。

内容上,考查范围主要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 2500 个常用字和 1000 个次常用字。 近年特别重视考查对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常练却仍极易出错的汉字的字形掌握。这是很 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

要求上,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强调对汉字形音义“三合一”特点和 构词规律的把握。 从历年来得命题形式来看,高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①考查辨析形近字的能力; ② 考查辨析同音字的能力;③考查辨析形近、音近的能力。考查的材料主要是词语、成语、 惯用语等,名言名句有增强的可能性。 【考点透析】

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

C项,旁证博引旁征博引; D 项,九洲—九州。

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 ;“嬴政”误为“赢” 。

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 ,“提纲”误为“题” 。一些音同音近字往 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

形的焦点。如“精络”应为“经络” 。

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 ;“草菅人命”误为“管” ;“针砭时弊”误 为“贬”;“铤而

走险”误为“挺” ;“相形见绌”误为“拙” 。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 设伏点所迷惑。如“娇健”中的“娇”应为“矫” ;“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

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如果 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

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祸福予共” 应为“祸福与共” ;“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

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 “三常字”(常见字、 常用字、 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 “常混字”(因 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 。

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如“船仓”中 的“仓”应为“舱” 。

【方法指津】

(1)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 的基本特点,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学习中做到 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例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

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 “繁忙”、“繁

华”、“繁冗”、“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又如“一筹莫展”的 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的意思, “筹”意为“计策、办法” , 写成“愁”就说不通了。 “挺而走险”的“铤”是“快走的样子” ,如写成“挺” ,全词的意思 就成了“因无路可走而挺直身子去冒险” ,那就有点滑稽。

(2)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 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辨析时 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

①逐步“缩小包围圈” ,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 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

②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 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比集中复习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次进行, 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 在注意突出重点,也即重在别字,不考错字,重在同音形近音近字,而对于汉字的 笔画、六书、偏旁等不应用太多精力。

(4) 汉字主要是以识记为主,但也可利用一些方法,如可借形声等造字方法进行辨析。 如可抓住形旁,别义取字。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 同的声旁, 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 抓住形旁加以辨析, 就不会用错字。 如:“燥”、“躁”、“澡”, 前有“火”,就有“干燥” 、“燥热”;中有“足”,就有“躁动” 、“暴躁”、“急躁”后有“水” ; 就有“洗澡” 、“澡盆”。

(5) 注意自己平时对错字的整理, 如自己将易混的字放在一起, 集中近体字, 分清笔画。

分析比较,从字义上辨。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 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如“己、已、巳” 。三个字,极易混,可有意地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不会乱了。又如 和“肓”。 【应试策略】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第一步:锁定嫌疑字。依据常见的设题迷惑手法,将选项中确定的浅易的字排除,把可 能运用了同(近)音、近形、近(同)音形手法替换的模糊的字划出,作为嫌疑字留待分析。

第二步:分析嫌疑字:即分析嫌疑字的字义,并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结构看该字是否 使用于该词,从而判定它是否为别字。

“盲”

1.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

比较。

, 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

2.义辨法。从形旁入手,看该字形旁义是否与整词词义相关,从而判定字形正误。如国 籍的“籍”,古代以竹片

写字、编书,与书本记录有关的“国籍”应用“竹”头。

3 ?结构辨析法。①有些两字词语是并列结构的,两字的形旁常相同或相近。如沉湎、荟 萃、冷漠等。②并列结构

的成语,我们可以根据对应位置语素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关或者 相反的特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丰功伟绩、心浮气躁中“功绩、浮躁”是完整的词语。

总之, 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

的 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 接触到这个字的。

4 ?对不同类型的字特别关注。

(1)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

这类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容易混淆。 如:“国事、 国是”、“事故、 世故”、“具备、 万事俱备” 、 “广大、发扬光大” 、“成功、计日程功” 、“精心、漫不经心” 、“付出、入不敷出” 、“剧增、

(新版本)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精品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5u11tp4t6c4rp7oypx5gf8x599ez00sz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